废旧轮胎的利弊
废轮胎属于废橡胶,废橡胶的处理是当今人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材料性能要求,橡胶正在向高强度、耐磨、稳定、耐老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废弃橡胶长期无法自然降解的问题。大量的废橡胶一方面造成了比塑料污染(白色污染)更难处理的黑色污染,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宝贵的橡胶资源。
全世界每年产生数百万吨废橡胶,数量如此巨大,如何有效处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除了将堆积如山的废橡胶制品作为燃料焚烧之外,从1910开始,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研究更有效的废橡胶回收技术。再生胶是指废硫化橡胶经过粉碎、加热、机械处理等物理化学过程,使其从弹性状态转变为可硫化的塑性、粘性橡胶。再生过程的实质是在再生剂的热、氧、机械作用和化学物理作用的综合作用下,硫化橡胶网络被破坏和降解,断裂处既有交联键,又有交联键之间的大分子键。
橡胶再生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物理再生和化学再生。
另外,废轮胎有了新用途,胎壁治理荒漠化。
吉林市民崔云台申请的发明专利“轮胎墙”,就是利用废旧轮胎治理荒漠化的一个样本。
“轮胎墙”以废轮胎为原料,在废轮胎周围打孔,用空心塑料管打出水孔,在轮胎内的凹槽内放置营养土。轮胎中间种上植物后,根会向四面八方蔓延,在轮胎内形成根,再从轮胎的孔洞中向外蔓延。水分也可以完全“锁”在轮胎的凹槽里,不容易流失,让植物充分吸收养分。多个胎壁连在一起后,水可以互相交融,有利于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