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团的福娃有福了。

诞生于监利的民族农业企业福娃,背靠中国农业银行。从依恋到深爱,双方在一起20年。这期间有收获的喜悦,也有经历激流险滩的幸运和自豪。“福娃之父”谢的创业资金只有150元。直到65,438+0993年6月,谢才从经营一家小糕点厂变成了碾米厂。

此时,中国农业银行监利县支行正在处理多家破产企业的抵押资产。虽然银行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但由于名单闲置已久,没人敢透露。

监利农行对破产企业资产采取租赁招标,期待能人盘活一堆废铁。支持条件为提供654.38+0万元启动资金,同意每年支付25万元租赁运营费。连续三年完成任务,就可以成为农行的正式员工!

年仅30岁的谢已经尝到了经营自己的小作坊和乡镇企业的成功滋味。经过深思熟虑,他接手了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摊子。

银行的信任和个人的勇气给了他机会和舞台。他不负众望,让破产的资产走向新生。该公司将名称从包华改为“新新”,以表示它记得家乡的新沟。后来,它被注册为“殷新”,以铭记银行的深情厚意。福娃的第一桶金是农行给的。后来中国农业银行改革。1997年末,殷新从中国农业银行剥离资产,改制为民营企业。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监利农行和福娃的感情更近了。

福娃集团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谢告诉记者,福娃的每一步都是银行铺就的星光大道。

1996年,监利农行贷款800万元,为“殷新”米业增加了一条新的精米生产线,江汉平原大米从此进入武汉各大超市。从65438年到0998年,“殷新”将大米加工成零食,这是继台湾省“旺旺”之后,中国第二家年糕食品厂。监利农行提供专项贷款65,438+00万元。“殷新”集团与国内食品机械厂联合攻关,首条国产年糕生产线获得国家专利,替代进口,使上海南汇食品机械厂焕发生机。2000年下半年,“殷新”集团战线拉长,资金链告急。多年来一帆风顺的“殷新”号突然到了最困难的时刻。如果输血不及时,就会面临死亡,无能为力。

农行靖州支行、监利县支行领导亲临殷新集团,三天内向殷新注入信贷资金13万。正是靠着这13万的救命流动资金,不断壮大的殷新集团度过了难关。谢百感交集,热泪盈眶!谢说,我们有幸与农行成为生死之交,我们永远心怀感激。如果不是这笔救命钱,“殷新”不垮就得扒层皮。他们很清楚,有些银行有些穷得不爱富,愿意锦上添花,很少像监利农行这样吃亏。20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最大的信贷规模从654.38+0万元到654.38+0.3亿元,福娃资产从300万元到654.38+0.3亿元,销售收入从8万元到654.38+0.3亿元,税收从2万元到3000万元...所有数据都成几何倍数增长。福娃六厂正在建设中,总投资6亿元,年底可投产。新沟镇涌现出福娃有机大米产业园、福娃公寓、福娃大道...这是一个年产值2015,预计突破100亿元的乡镇工业园区,是一座现代米食品产业新城。

谢不止一次介绍中国农业银行是如何支持福娃,协助企业开拓珠三角市场的。监利农行客服团队是怎么扛着货款和业务员挤火车的!还记得1993,普通企业不能开汇票,监利农行一位副行长出面,在广州开户办理汇票手续,让企业告别了现金用麻袋装的日子...

监利农行是国内最早的面向福娃的创新型存货抵押贷款,由农行总行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如今,监利农行为福娃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金融服务,特邀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搭建现金管理平台,投资理财产品。

所以在有其他合作银行的情况下,支持的规模也是上亿元。当谢试图要求福娃转基本存款账户时,这样说道。我非常感谢你的支持。是农业银行成就了我。我忘不了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