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10年,旅游业的机会来自千行百业

回首2021,我们的很多认知都在被打破。

旅游 业的复苏没有如期到来,风头正盛的超级主播跌落神坛,教培行业被突然按下暂停键,反论断大锤直接砸晕了各个互联网巨头......

不确定性增加,2022年最大的变数就是变化。

面对变化,下一个10年, 旅游 业的机会绝对不单单局限于行业内部,而是来自千行百业! 旅游 不再是单纯的 旅游 ,而是满足人们 旅游 生活需求的载体!

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

旅游 业的“跨界”与“被跨界”

过去两年,“跨界”在 旅游 业被频繁的提到,小红书跨界 旅游 业,开始“种草”周边游;拼多多上线机票业务,进军在线 旅游 市场;滴滴成立旅行社,加码布局 旅游 业……

手握流量的互联网平台跨界也就罢了,就连造 汽车 的吉利也在去年年底注册了旅行社,试图从自驾游切入 旅游 这块蛋糕。

跨界 旅游 业的远不止这些手握流量的资本的大佬,还有诸如户外、教育、养老、自媒体等中小企业和机构。

当然,跨界也并非其他行业的专利,在“被跨界”的同时,无数 旅游 企业和从业者也在扮演着“跨界者”的角色。在疫情的严重冲击下, 旅游 业务严重微缩的 旅游 企业和从业者也纷纷踏上了“跨界”之路。

凭借自身做 旅游 积累下的客群关系,以 旅游 为载体,将跟 旅游 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关联,进行 旅游 +。在解决自身困境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消费需求的选择。

不管是其他行业跨界 旅游 业,还是 旅游 业跨界其他行业,在“跨界”和“被跨界”背后,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趋势就是,各个行业的边界将变的越来越模糊。

消费越来越随机

多元化 旅游 为供需双方提供更多可能

过去数十年,我们的消费方式一直在延续“需求-搜索-购买”的方式,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需求靠逛街,有了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需求靠搜索。

而随着5G数字时代到来,在短视频作为媒介的影响下,这种变化正在被打破,消费者的路径变成了“兴趣-需求-购买”的过程。

举个例子,我们以前是逛街购物,或者通过各个网购平台购物,现在我们在浏览我们感兴趣的文章或者看短视频时,碰到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就会直接买下,搜索的过程变的越来越不重要,消费的随机性越来越大。

这就是所谓的“兴趣消费”,兴趣消费中的“兴趣”是双面的,一面是你对商品展示载体感兴趣,另一面是你对载体展示的商品感兴趣。

双重兴趣极大加深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成交的可能性比搜索型消费要高的多的多。

消费兴趣化和随机化,是对消费需求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前的消费需求资源掌握在商场和大的购物平台手中,在消费兴趣化和随机化时代,任何人,任何企业和机构,不论规模大小,势力优寡,都有被分配到的可能。

这将是中国消费市场的 历史 性变革!

旅游 不再是单纯的 旅游

旅游 是满足人们 旅游 生活需求的载体

作为千行百业中的一员, 旅游 业自然也在这场消费的革命之中。

面对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消费越来越兴趣化、随机化, 旅游 也不再是单纯的 旅游 , 旅游 是满足人们 旅游 相关需求的载体。

同理, 旅游 从业者也不再是单纯的 旅游 服务提供者,而是 旅游 文化的传播者和 旅游 生活服务的提供者。

如何使自己越来越令游客感兴趣,让自己提供的服务,或者商品越来越令游客感兴趣,是每一个 旅游 企业和从业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让游客对自己感兴趣,凭借的绝对不是像过去那样,自己有多努力,有多辛苦,而是自己有多专业,多有内容。在智者和民工面前,大多数人应该对智者更感兴趣吧。

让游客对自己的服务或者商品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提供的服务和商品更加多元化。当然,这种多元化是建立在 旅游 的基础上,在 旅游 的基础上扩展和生活相关的服务和品类。

2018年三月,国家 旅游 局正式和文化部合并,改名文化和 旅游 部。结束了54年的 旅游 “单漂”生涯。

连国家 旅游 局都做出改变,不再是单纯的 旅游 了, 旅游 企业和从业者是不是也早该做出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