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主流有几千万的相机。为什么无人机一定要配这么低的像素?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就要看这个设备是干什么用的!
像素级别对画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画质的唯一因素,但确实是高质量画面的基本指标。低像素规格的机器,包括无人机,也包括一些摄像头。它们其实不是用来拍照的,更多的是用来拍视频的。
那么问题来了,视频质量和像素有什么关系?
视频的分辨率规格与像素有关,但远不如图片要求高。一般普通1080p高清视频只需要200万像素就能满足分辨率要求,而现在正在普及的1080四倍的4k视频分辨率只需要800万像素的cmos就能完全满足需求。
像素太高会影响视频质量。比如感光度这个指标,如果用高像素cmos设备拍摄,高感光度的纯度会受到很大影响,高感光度质量变差是高像素机的一个弊端。而如果一个设备主要用于拍摄视频,那么使用低像素规格的cmos是明智的。100多万像素规格的Cmos,既能满足4k分辨率标准视频的创作,又能兼顾高感光度的画面纯度。比如索尼最新的a7s3全画幅微单机型,扩展了1200万像素的cmos的使用,因为该机定位于a7系列的视频使用。同理,用无人机拍照片比拍视频少。大多数无人机拍摄的主要是视频素材。所以无人机并不以高像素作为其参数指标。
另外,内置摄像头的无人机只定位了较低端的民用设备,并没有集成更大尺寸的cmos摄像头。如果小尺寸cmos摄像设备的像素太高,画质变差是必然的,并不是高像素就能带来高画质,必须与其尺寸相匹配。比如全画幅的感光相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理论最大像素值是5000万像素,再高就很难控制画质的全面性了。如果无人机在手机上装载类似1/2.3英寸的感光元件,那么10多万像素正好是合适的水平。
综上所述,由于无人机上cmos内置摄像头的尺寸规格,以及视频拍摄的主要用途,很多无人机都没有配备高像素拍摄设备。那么,如果有高像素航拍照片的需求呢?这就需要使用高规格的无人机,可以挂载更大的摄像头,装载高像素摄像头进行拍摄。
摄影器材不能只看像素值!
为什么摄影圈有“底层级杀人”而不是像素级杀人的说法?这就是原因。
对于同样大小的CMOS传感器,像素越高,分割越精细,每个像素越小。从制造技术上来说,确实是很大的进步,但摄影是用光作画的过程。像素点太小意味着单个像素点获得的光线较少,对图像质量有着致命的影响。
虽然借助AI算法和多帧合成技术仍然可以得到更好的照片,但是当你放大照片时,会发现细节会有明显的涂抹感。
而专业单反、微单等相机很少追求高像素。已经很大的CMOS总是有更低的像素(相比手机),以保证每个像素足够大,以获得足够的光线。这样的布局保证了照片的细节,同时也为后期的修改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回到无人机领域,今年新发布的Mavic Air2拥有4800万像素,但其CMOS为1/2英寸,同样像素但Air2底部更大,成像质量仅次于同像素手机(排除AI算法影响)。
Mavic 2 pro底部1英寸但只有2000万像素。什么概念?Mavic 2 pro的感光元件面积正好是Mavic Air2的4倍,然后再细分成单个像素的面积。自己动手!
虽然无人机也推出了高像素的产品,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在DJI,我们自己的中国Elf和Mavic系列属于专业摄影理解,而Mavic air和Mavic mini属于娱乐机。这些机器,配合更强的AI算法,可以直接拍出更符合大众审美的片子来赢得一批不懂摄影的用户的心。为什么不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决定拍摄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是像素数,而是感光器的CCD大小。明白这一点,只谈像素不谈CCD对比就是耍流氓。
比如同样的5000万像素,那肯定是CCD尺寸大,成像效果好;另一方面,同样尺寸的CCD,像素越高越好?不一定,像素越高,密度越高,像素之间的电子干扰越大,会影响成像质量。
所以你不用担心无人机的标称像素。关键是CCD的尺寸。
无人机像素不低好吧!能拍4k视频还低吗?DJI皇家Mavic Air 2照片已经达到4800万像素,还低吗?!一般的手机还没有这个像素呢!
你不能通过像素的高低来判断画质的好坏
现在的大牌无人机也能达到4k甚至8kRAW的拍摄效果。基本上达到了旗舰手机的效果,比如DJI和阿纳菲。
所谓手机像素多少,不过是个噱头。没有足够大的感光元件作为基础,像素再高也只是噱头。
为什么1DX系列只有2000多万像素,还被称为佳能旗舰?专业相机?如果只看所谓像素的话,摄像头应该是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