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随动转向
后轮处没有设置完整的转向机构,只是在后轮和悬架之间、悬架和车身之间设置了一些橡胶垫。悬架和车身通过橡胶柔性连接。由于橡胶在弹性极限内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较高的强度,所以当汽车转弯时,后悬架连接点处的橡胶垫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从而驱动车轮以一定角度改变前束角。然后后轮可以随着前轮的转向做小角度转向。这个转向角度取决于橡胶垫的硬度。橡胶垫越软,后轮可变转向角越大,但悬架刚度降低时稳定性差;橡胶垫越硬,后轮转向角越小,但悬挂刚度高,稳定性高。所以需要在设计中权衡其利弊,根据汽车实际使用的侧重点进行调整。
涉及的汽车品牌
标致雪铁龙系列,SAAB,宝马7系,英国菲尼迪FX50,日产GTR,自主品牌有瑞祺G5,长城哈弗H6。
原则
后轮随动转向技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这位别出心裁的设计师用了一个并不复杂的结构:后轮前展和前束?,达到了一个经典的效果:
(1)转弯时,后轮向前伸出。如果悬架系统设计成地面对轮胎的反作用力诱导后轮胎向与前轮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后轮在载荷作用下向前展开,会产生力矩,加强转动角度使瞬时转动中心变小,增加转向过度,这在低速时很明显。
(2)转向时后轮前束。如果悬架系统设计成地面对轮胎的反作用力诱导后轮的转动方向与前轮相同,即后轮前束增大了负载下的瞬时转弯半径,可以保证方向稳定性,尤其是高速转弯时。从结构上看,后轮总成与车身的弹性连接不仅可以减小悬架对车身的冲击,而且在汽车转弯时路面对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下,会引起前后自偏转弹性垫块的弹性变形,整个后轮总成与前轮同方向小角度偏转,从而增加汽车的不足转向,大大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能。
使用
采用后轮随动技术的车辆,转弯速度比其他车辆更快、更稳。在这里,更有意义的是,这项技术的实现极其简单,但因为是雪铁龙的专利技术,其他厂商无法使用,所以要么放弃这一点上的改进,要么采用更复杂昂贵的技术来实现,所以汽车的成本增加了不少。
其实后轮的随动转向只有在转弯的时候才有作用。因为汽车几乎从来不走直线,其实几乎在任何时候,这项技术都让汽车更稳定,更容易操作,成本也没有增加。富康、爱丽舍等10万左右的车型能轻松跑到200km/h高速还能稳定不偏不倚,这是雪铁龙汽车优秀的底盘特性决定的,包括后轮随动转向的功劳。编辑这一段经典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后轮随动转向?科技赋予车辆卓越的地面附着性能,可大幅降低车内后座乘员的侧向力。在转弯的过程中,后轮自动随前轮偏转一个微小的角度,即使在急转弯时也非常平稳,不容易甩尾或侧倾,保证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让驾驶员在很多情况下从容不迫。它可以在紧急躲闪、高速转弯等情况下发挥作用,而对于没有这种悬挂系统的车辆,如果同速行驶,车尾很可能已经撞上了悬崖。
萨博的后轮跟随转向。
几乎与雪铁龙同时,萨博萨博开发了ReAxs?底盘系统。该系统确保了准确的转向,并可以大大提高轨迹稳定性,即使在高速下剧烈制动时也是如此。转弯时,利用后轮轻微转动,辅助车身平稳转弯,保持行驶轨迹。采用独立多连杆后悬架,在跑车调校的底盘下,为您提供更强劲的过弯性能和行驶稳定性。Saab ReAxs被动后轮转向后悬架中的轴踵连杆和球节(而不是内外橡胶悬挂套)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轮运动。因此,当有转弯载荷时,后轮轴的弹性运动特性会使两个后轮向与转向输入相反的方向轻微偏转,即外轮向外倾斜,内轮向内倾斜。根据行驶速度和转弯半径(会改变后轮轴的负载),前轮的一度转向运动一般会在后轮产生一个很小但很重要的1%度左右的偏转。这足以防止过度转向不足。帮助后面跟随它的前轮的方向(不是鼻子)。对于驾驶员来说,这将使汽车更加平衡,使驾驶更加有趣,并有助于汽车向内转弯,对转向输入的响应更加紧密。
目前应用后轮随动转向技术的厂商仅限于PSA和SAAB。而且国产logo和雪铁龙有逐渐取消后轮随动转向技术的趋势。这项技术的未来看起来不确定。不过,买了后轮随动转向技术的车的车主也不用担心,因为技术简单,厂家的保养肯定能保证。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