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编年史
1871产量超过2000台。
1872获得莫斯科杰出钢琴工艺奖。
爱德华·赛勒于1875年去世,他的儿子约翰内斯·赛勒继承了工业和技术,并扩大了工厂的规模。
1880雇佣了200多家专业厂家,专业生产高级演奏钢琴,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无数。
1898赛勒已生产25000架钢琴,成为德国高端钢琴品牌的代表企业。
1923年,约翰内斯·赛勒的女婿继承了这一产业,雇佣了435名工人,年产钢琴3000架,成为德国东部最大的钢琴工厂,也是德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专业钢琴品牌。
1940年二战爆发,Liegnitz的工厂被占领,水手逃到丹麦。
从1951开始,在Steffen Seiler和一批陪伴水手家庭流亡的关键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在哥本哈根继续生产高品质的水手钢琴。
1962年,德国基钦根的工厂被买下,如今已经成为赛勒重要的生产基地。
1975年,德国赛勒的钢琴生产获得许可并恢复,赛勒家族和技术工程师全部搬回德国基钦根,继续在自己的国家生产世界闻名的赛勒钢琴。
1977年因市场需求大规模扩建工厂,包括一个大型音乐厅和一个德国最专业的培训车间。
从65438到0983,赛勒钢琴逐渐恢复到二战前的产量,逐渐回到二战前欧洲市场的领先地位。
65438-0988年世界著名的“水手钢琴比赛”被德国、俄罗斯等欧美钢琴杂志评为世界上最专业的钢琴比赛之一。
1994年,水手钢琴厂归乌苏拉和马努拉所有。在过去的十年里,赛勒一直在分析他们的钢琴品种,改进音质和制作工艺,包括设计发明了“超磁颤音联动装置”专利。
1997德国科特布斯音乐学院、慕尼黑理查·施特劳斯音乐学院、英国牛津大学、法国梅斯国家音乐学院、意大利维多利亚大学、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等欧美知名音乐学院都将水手钢琴作为指定专业进行钢琴演奏。2003年,赛勒钢琴成为欧美市场份额最大的顶级钢琴品牌之一。
2005年成为水手基金,帮助众多在水手钢琴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钢琴天才实现梦想。
2006年,水手钢琴被钢琴书评为A级最佳专业钢琴。
2007年,韩国三益乐器有限公司正式全面接触德国赛勒钢琴,希望收购赛勒,帮助赛勒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发展,但遭到了德国赛勒家族的集体拒绝。
2008年,经过详细的沟通和谈判,德国赛勒接受了韩国三益乐器有限公司的收购方案,并于6月5438+065438+10月正式被韩国三益乐器有限公司收购。但是,水手家族有权监督产品质量。如果德国以外生产的水手钢琴的制造工艺未能达到水手家族的标准,水手有权要求韩国三益乐器停止制造水手钢琴,直至产品质量达到标准。
2009年,由于赛勒的德国产量无法完全供应全球市场,在赛勒家族的允许和帮助下,在韩国三一乐器的印尼工厂建立了类似于德国赛勒的生产线,并委派德国赛勒的部分高级工程师长期监督赛勒的生产。
2010印尼赛勒流水线生产的JOHANNESS SEILER,德国进口的SELER,依托三一钢琴强大的网络,开始大规模开发面向中国、美国、欧洲等其他市场。
2011考虑到德国进口的赛勒钢琴在关税、人员、木材成本等方面在中国和欧美都比较贵,三益乐器和赛勒家族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全部采用德国进口的赛勒配件,在印尼工厂组装生产赛勒钢琴ed系列,面向全球销售,力争让世界上每一个喜欢赛勒钢琴的人都能选择。
2011,赛勒被美国权威杂志《钢琴买手》评为A级最佳钢琴,多次获得多家权威杂志关于钢琴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