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海应届毕业生申请户口如何加分
一、基本要素
(一)毕业生的个体因素
1,最高学历
博士30分
硕士学位24分
本科20分
大学5分
2.毕业学校:
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和上海市高校列入“211工程”(见附件1) 15分。
其他“211工程”院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机构和上海市科研机构(见附件2)得分10。
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5分
3.学业成绩分级
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业成绩所在专业(班)的综合排名,评定其成绩:
一级(综合成绩前25%)8分。
二类(综合排名26%-50%) 6分。
三级(综合排名51%-75%) 4分。
四级(综合排名76%-100%) 2分。
4.外语水平
通过英语六级或英语专业八级8分。
7分过四级或四级。
外语、艺术或体育专业的外语课7分合格。
5、计算机水平
研究生7分
计算机科学或专业的高级水平免除此要求7分。
文科专业计算机中级水平7分。
计算机科学专业中级水平6分
文科专业初级计算机水平6分。
艺术、体育及相关课程合格6分。
6.奖励和表彰项目
(1)“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国家认可的水平是10。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
学校水平(65438+每次0分,不超过2分)2分。
(2)国际或全国性比赛(含地方性比赛)获奖证书(奖项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1)公认的国际比赛或国家比赛奖项:
一等奖(第一名,金奖)10分。
二等奖(第二名,银奖)9分。
三等奖(季军,铜奖)8分。
(2)全国大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第一名,金奖)5分。
二等奖(第二名,银奖)4分。
三等奖(季军,铜奖)3分。
(注:1。上述奖励和表彰仅限于在高校最高学历教育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表彰;2、同类奖励取最高分;3、(1)类奖励和(2)类奖励可以累计,但最高不超过15分。)
(2)单元要素的划分
公司信誉良好,初始合同期1年(含)以上,加5分。
第二,指导要素
职业定位
凡符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短缺的(见附件3)得3分。
(B)区域导向
位于崇明县、南汇区、金山区、奉贤区的用人单位加2分。
1分适用于位于外环线以外且不在上述区域的用人单位。
第三,附加要素
(一)拥有或者已经申请发明专利。
1,带专利证书:
有发明专利证书5分。
有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得3分。
拥有设计专利证书得3分。
2、已申请专利证书:
申请发明专利证书1分
(2)自营职业
1,毕业生创业:
毕业生为企业5分。
毕业生担任企业股东、董事加2分。
2、毕业生申请科技创业基金:
进入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5分。
有其* * *与申请创业投资的团体成员2分。
(3)其他
被本市各级和中央在沪党政机关录用为公务员的20分。
被本市远郊中小学聘为教师的加20分。
被本市远郊医疗机构聘为医务人员的加20分。
(注:上述机构具体名单由相关主管部门确定)
四、标准分数
标准分为非上海生源申请上海户籍的基本资格分。非沪籍高校毕业生进入上海就业,各要素累计得分高于标准分的,可申请上海户籍;低于标准分的,申请人才引进《上海市居住证》。该标准由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
附:1。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及“211工程”所列上海高校
2、其他列入“211工程”在沪高校、中央直属高校和在沪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3、面向专业列表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05年6月28日
附件1:
教育部重点关注学院和大学的建设及其包容性
“211工程”上海高校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川电子科技大学、Xi交通大学、兰大、北航、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附件2:
其他列入“211工程”的院校,上海高校、中央直属和
上海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东方政法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政法大学、上海杉达。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上海飞机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上海化工学院、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