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

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

AGS-17Plamya(俄语,意为火焰)是前苏联设计、生产和装备的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发射装置由苏联OKB-16设计局(现图拉KBP仪器设计局)于1967年研制。

据说它的开发灵感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中苏边境冲突,另外就是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经验。当时,苏联顾问从北越部队那里了解到这些武器非常可怕,他们还发现,当步兵部队防御典型的海战战术时,自动榴弹发射器相当有效。这种新武器的第一个原型于1969年提供给陆军进行测试和评估。1971开始批量生产,1975左右正式装备苏军。

AGS是“基座式自动榴弹发射器”缩写“AC”对应的英文字母。和美式自动榴弹发射器一样,AGS-17是团队使用的重型步兵武器,所以只能用在三脚或者坐骑上。

主要用于在中近距离攻击敌方火力支援人员和未受保护的目标,如卡车等装备。AGS-17的研制虽然是针对中国的,但装备部队后从未在中国使用过,却被苏联驻阿部队广泛使用,发挥了巨大威力。苏联士兵不仅把它放在地上使用,还把它安装在车辆上。由于最初的AGS-17没有专门的车载模型,一些苏联士兵直接将其三脚架在装甲运输车或卡车的车顶上。

除了标准的步兵AGS-17,还有一种机载的AGS-17A,主要安装在米-8直升机的枪架上,或者米-24后来型号的机枪吊舱上。机载AGS-17A在炮管外有铝护套,采用电动远程击发机构。时至今日,AGS-17仍是俄军正式装备的火力支援武器,部分轻型装甲车还装备了与AGS-17、机枪、导弹、观瞄设备一体化的炮塔武器系统。

目前AGS-17由俄罗斯MolotEngineeringPlantJSC公司生产,在塞尔维亚(前南斯拉夫)等国也有仿制,中国也有仿制出口。

AGS-17采用的是枪机后坐力的工作原理,就是打开被击的弹膛,击出铁锤,用链条供给弹药。自动机在后坐再入过程中,其弧形导轨带动滑板运动完成供弹动作,空弹壳从底部抛出。为了降低射速和射击时的跳动,AGS-17的枪栓装有液压后坐缓冲器。弹性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钢链节,装在一个特制的鼓形弹性盒中。使用时,弹性鼓钩挂在盒子的右侧。该弹鼓容量为30发(据悉为29发),满载实弹时重约14 kg。

步兵使用时,射手由盒子后部的两个侧握柄控制,拇指控制的触发按钮在两个握柄之间。T型拉具的手柄位于机箱后部,通过钢索和车架与螺栓机连接。

射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单发或连发。标准瞄准镜为PAG-17 (паг-17)光学瞄准镜,放大倍数为2.7倍,可拆卸后放入专用携带包中;还有一个备用的机械瞄准器。机箱顶盖上有一个弹道表,里面有直接射击和间接射击的弹道数据。

标准脚架为SAG-17(厂商名称为6T8)三脚架,由脚架、搁板和可调节高度的摇篮组成。在运输和携带时,三脚架可以折叠,并通过背带携带在身上。

AGS-17发射器本身也可以装在特制的背包中携带,这使得整套武器只需两个人徒步就可以运输。进入战场后,武器可以快速组装使用。以及实施平射或曲射,是步兵单位强大的点对面杀伤武器。

目前AGS-17主要装备VOG-17和改进型VOG-30。AGS-17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美国的Mk19 mod3榴弹发射器。相比之下,AGS-17发射的榴弹更轻更小,杀伤半径约7 ~ 9米,初速185m/s,射程1700m·m,相比之下,Mk19 mod3初速240m/s,射程2200m,杀伤半径约15 m

但AGS-17的重量是Mk19 mod3的一半,所以可以减少操作人员,而且还具有使用灵活、携带方便的优点,在战斗中更容易转移射击阵地。

另外,VOG-30榴弹的重量是M384榴弹的60%,有效杀伤区略大于M384榴弹的50%,所以AGS-17和Mk19 mod3各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