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担保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在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担保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保证,一种是抵押担保。

除了以上两种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担保方式,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民间借贷还可以采取质押等担保方式。质押一般指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转让给债权人占有,并以此作为债权的担保。除了动产质押,还有权利质押,如专利权、商标专用权中的财产权,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等。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视为成立:

(一)自借款人收到贷款之日起以现金支付;

(2)以银行转账或网上电子汇款方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起计算;

(3)以票据方式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之日起;

(4)贷款人授权借款人控制特定资金账户时,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的实际控制权;

(5)贷款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贷款并实际履行。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a)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用于放贷;

(二)出借向其他营利性法人借款、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得资金的;

(三)未依法取得贷款资格的贷款人以营利为目的,向不特定的社会对象提供贷款的;

(四)贷款人知道或者应当事先知道借款人的贷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贷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反公序良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