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乳化沥青要加稳定剂?稳定剂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满足乳化沥青运输、储存和再加工的需要,如何生产更高质量的乳化沥青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因素与原料、设备、生产工艺密切相关,如沥青、乳化剂、水质、设备、稳定剂、消泡剂、生产温度、储存温度等。
1.乳化剂用量:一般在合适的用量范围内,乳化剂用量越大,乳化沥青的粒径越小。一般认为,在达到最佳用量之前,随着用量的增加,胶束浓度增加,胶束中增容的单体越多,游离单体液越少,单体液滴越小。当用量超过最佳用量继续增加时,大量游离胶束聚集,导致粒径增大,稳定性下降。
2.稳定剂的选择和用量:传统的单一稳定剂,如纤维素,与体系的相容性差,主要表现为难以达到长期稳定,这可能与纤维素本身的缺点有关,如防霉性差、耐温性差、耐酸碱度差等。需要采用多种组合达到协同作用才能解决此类问题(WSG-104H专利号:CN165438+)在剂量试验中发现,当稳定剂的剂量过低,沥青颗粒与水靠得很近时,表面张力过高,导致油水分离,即破乳。当稳定剂用量过高时,皂溶液的粘度变化会导致剪切困难和稳定性下降。数据表明,体系中稳定剂的含量不应高于3‰。
3.消泡剂的选择和产量:消泡剂的选择应遵循配方中适合添加的品种,高浓度低添加。用量过大会严重影响储存稳定性,即使不影响储存稳定性,也可能使成品表面出现蜂窝,从而影响乳化沥青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4.储存温度:乳化沥青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当内部溶液处于较高温度时,颗粒的布朗运动加快,颗粒间的碰撞几率增大,部分乳状液破乳,油水分离。乳化沥青配制后,出料温度可达90℃,与外界温差大,易结皮。应轻微搅拌并冷却至环境温度,以消除和减少结皮现象,并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