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明月几时有》?

7月7日是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这时,电影院上映了一部抗日电影《月亮什么时候会圆》。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香港传奇女性顾芳的非凡人生,故事围绕20世纪40年代香港的面貌展开。蓝芳出生在香港,有着崇高的理想。1940年香港沦陷时,她是一个软弱的老师,变成了一个抗议者,与敌人作战。

如何评价这部抗日电影?

1

目前网上评分只有6.9。很多人说这部致敬片不好看,结构松散,直白。整部片子气势十足,但是在黑暗中等了两个多小时,你有一口气。没有打雷,没有爆炸,没有情绪泛滥。

高潮可以美吗?静水深就一定没有吸引力吗?不一定。从琐碎的生活中解读惨烈的战争,用人物的选择来印刻家国情怀,需要技巧和勇气。

说到耻辱,在抨击开始撕鬼子的抗日剧的同时,我们只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们欢呼。所以,当真正的小人物,普通的烟花摆上台面,我们是接受不了的。这是什么?叶龙式电影观影?

2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香港著名的“三年零八个月”,在香港被称为“日治时期”:从1941 65438+2月25日到65438+8月5日,日本人无条件投降。

日军入侵香港后,香港民众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在《明月几时有》中,周迅和彭于晏虞嫣的队伍是当时香港抗日武装的主力,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这支队伍最初的武器只有英联邦军队逃跑时留下的枪支弹药,但他们立刻响应,成员从不足200人发展到6000多人。

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是刘黑仔,由彭于晏·玉妍扮演的长矛队长。

刘黑仔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小学时参加了进步戏剧。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配合地下党做了大量工作。他经常使用20枪的驳壳枪,在战斗中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被誉为神枪手。他的抗日事迹广为流传,多年后被改编成电视剧《东江英雄刘黑仔》。

但遗憾的是,因为太传奇,只能沦为配角。在这部无意讲述热血英雄的影片中,那些史诗般的人物并没有出现,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吝啬的女房东、被迫失业的小学教师,以及像村姑、店员和药店老板这样的普通人。

例如,女主人兼母亲叶德娴为了不让房客搬走,故意带着蛋糕和别人说话。得知无法挽回后,她把送出去的蛋糕拿了回来。我以为女婿要来吃饭,做了红烧肉。结果听到楼下有动静赶紧关灯,一边咒骂抢花童的日本人。最后我冒着生命危险给女儿的战友发信息...一个不经意的配角让观众尝到了从恶到爱的滋味。

影片中,这些人物的塑造趋于平淡无奇,不像我们平时看到和理解的抗日英雄,而更像是日常生活中抓到很多的小人物。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他们知道,巢下无蛋,让更多的人活下来,他们站了起来。

周迅扮演的女主角蓝芳想离家去抗日。她妈劝:杀了日本人,不会多一个,也不会少一个。周迅回复她: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我们真的等不及胜利了。

没有轰轰烈烈的街头示威,没有敌我对峙。这些人大多从事地下党的工作。“哪里有光,哪里就会让他们热。”他们不懊恼自己不是火把,也不在乎自己能不能燎原。即使被抓被枪毙,也不会慷慨激昂的宣誓,而是从容的迎接死亡,就像一片枯叶飘落在地,生而为死。

梁家辉演的是当时的小游击队成员斌子。影片以老斌子的口吻回忆。多年后,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在主任面试结束后匆匆离开。知乎里有人开始觉得他可能是赶着去接孙子放学,或者和老婆逛街,不过没关系。重要的是,这个因为战争而失学的孩子,终究有了新的生活。

这不仅是为了感谢那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也是为了向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致敬。

说什么时候明月都聚焦在人身上是不对的,全片最重要的应该还是这些人组成的时代生活。缺乏柴米油盐钱肉,在战乱的乱世里,普通人依然以自己的方式过着小日子,忙着生,忙着死,忙着坚持与战争无关的事情。

日据时期,香港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差距。详情可以参考方嘉餐桌上的菜肴。起初,有蛋糕,你想杀一只兔子。后来有三个菜,偶尔有肉,最后只有一盘炒南瓜是馒头。

为了突出这种差距,影片还刻画了一个潦草的婚礼:找一个全家都活着的好女人太难了,只能用一个和别人的婚礼;酒席上没什么吃的,但是每人一个小蛋糕就很不错了;入座了还要数人,因为好的餐具不多,饭店的生意几乎做不起来。

这还不算什么,最可笑的是,在宾主皆大欢喜的气氛中,突然传来了轰炸的声音...

但是,在夹缝中苟延残喘的人,未必就那么落魄,阴郁的空气里依然充满了生活和理想主义。

方嘉破旧的天台上长满了花草,你可以摘一些没有肉的水果。媒人建议婚礼取消给鸡喂饭这一步,但家里为了“姑娘不会被欺负”坚持要留着。读书人在黑暗中还是要写诗、读诗,逃到哪里都要带几本书。

还有一个激动人心的细节。周迅和战友们半夜挨家挨户发抗日传单。叩叩放下单子,退出了。一户人家突然开了门,他们躲不开,只能紧张的贴在墙上,但是看到门的时候,是一个年轻人。他拿起传单,看清楚里面的内容笑了笑,然后迅速关上门。

墙边的两个人也在黑暗中相视一笑,仿佛在说,你看,这就是抗战胜利的希望,这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要有这些希望的种子,我们的时代终将到来。就像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我们的时代终将到来》。

中英文片名的问答,隐藏了整个城市的抗日记忆。

当时,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史料中窥见香港抗战的真实状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香港没有大的战役,只有小规模的游击斗争。

历史上没有,电影里更没有,所以我们看不到枪林弹雨的大场面,甚至游击队扔的唯一一颗手榴弹也是哑弹。毫无疑问,电影对某些战争电影爱好者来说是冷漠的,更何况这种冷漠是导演故意加深的。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甚至可以让观众看到有一个地方可以发挥,那就是蓝芳救了母亲。

叶德娴在发送信息时被日本人抓住了。周迅急忙找到彭于晏玉妍,打算去宪兵队救她。按照一般抗战片的套路,这应该是全片的高潮部分,因为必然会有牺牲,或者是救人者为了正义而舍命,或者是救人者慷慨赴死。

然而《明月几时有》并没有按照常理出牌。周迅从彭于晏玉妍那里得知希望渺茫,最终选择放弃救援。后来他想妈妈的各种事情,哽咽,假装坚强却在黑暗中表现出胆怯。这一幕处理得非常克制,所以观众猜到了许鞍华的意图,故意让主角做出士兵在真实情况下会做出的选择,故意不让影片在歌颂英雄主义中得到升华。

其实说到抗战救国的大行动,电影也不是没有。历史上彭于晏玉岩在刘黑仔扮演的最有影响的一次行动,是1942成功解救了700多名困港文化人士,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解救工作”。不过影片把这个动作放在开头,作为整个故事的引子,没有过多的笔墨。

一场背信弃义的谍战?不。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没有,一开始是无所谓,后来就失望了。然后我深思,是不是我们电影看多了,忘了静水流深?

或许在许鞍华看来,历史的真相不一定要以血淋淋的金手指的形式呈现,但也可以很过瘾:春夏两季,我想在众目睽睽之下传递信息,略带醉意地抚摸对方胸前的口袋;周迅彭于晏雨燕滑下草坡,狼狈之时,能看见日军的子弹像萤火虫一样掠过;霍建华的死甚至没有直接叙述,只有走出镜头后的一声枪响...

影片最后,周迅为彭于晏玉岩送行,镜头从右到左缓缓扫过,巍峨的太平山与拔地而起的高楼连成一片。晚上,香港就像一座天空中的城市。那些小人物也能够完美谢幕。

说白了,明月几时有?是一部非典型的抗战片,格局小,立意深,缺点多。它想向我们展示的,从来不是惊涛骇浪,而是海边随意的浪花,已经跃入浩荡的春潮,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