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鹰直升机?

★黑鹰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建了陆军航空兵。当时解放军直升机短缺,国产直-5性能不佳。研制的直-6、直-7相继下马。陆军航空兵成立后,将军所有直升机迅速集中。在这些直升机中,1984从美国进口的S-70黑鹰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的特殊背景,还因为它的优秀飞机。上世纪80年代初,中美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双方在军事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中国政府不仅邀请格鲁曼公司改进歼8战机,还开始采购美制装备。1984年7月,中国政府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合同,购买24架S-70民用黑鹰直升机,每架造价700万美元(较新的UH-60L目前价格为860万美元,而MH-60G为102万美元),虽然这对于刚刚开启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相当于近5000万人民币。1984 165438+10月第一批4架黑鹰抵达中国天津,最后一架于1985 65438+2月交付。这架飞机全部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制造。它是目前解放军序列中为数不多的为公众所知的美制装备,也是解放军迄今为止拥有的高原性能最好的通用直升机。

中国购买的黑鹰是西科斯基S-70系列中的民用型号S-70C,西科斯基公司为中国黑鹰分配的编号是S-70C-2。该机原使用通用电气公司的两台CT7-2C,输出功率为1.625轴马力,也可以是输出功率为1.723轴马力的CT7-2D涡轴发动机。变速箱输出功率3130轴马力,内部油箱1370升。转子制动器有了很大的改进。使用SH-60海鹰的上部主减速外壳,使用LTN3100甚低频导航系统替代美军标准多普勒导航系统。最大起飞重量9185 kg,转场航程500 km以上,外挂货钩可吊起3630 kg的货物。飞机配备两名飞行员,正常情况下货舱可载客12人,紧急情况下可载客19人。

在引进黑鹰之前,我军没有任何直升机在海拔3000米以上使用。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任何发动机的功率都会降低40%左右。而且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普通直升机飞不起来。甚至有传言说,一架国产直升机曾经飞到墨脱执行特殊任务,落地后才发现机身被拉长了一英尺,飞机报废了。即使引进后,解放军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了青藏高原各海拔高度的飞行航线、起飞重量和载荷的理论研究,解决了起动功率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然后进行了外场试飞论证。光是理论计算和实验就花了三个月。试飞从海拔1700米的机场出发,逐渐向高原推进。海拔3000米以上,发动机功率急剧下降,导致飞机升力不足。又过了三个月,我的科研人员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解决了升力问题。最终,黑鹰飞越了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降落在阿里地区。我们的技术员温庆成的论文《直升机在高原上的使用和维护》让世人第一次知道了青藏高原直升机飞行的特点和巨大的困难。美国各方面也以此为重要成果和经验,西科斯基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据外刊报道,这些黑鹰主要部署在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1985后进入西藏和新疆高原地区。军方非常欣赏它的高原性能。事实上,S-70也是陆军航空兵唯一能在高原地区顺利作战的直升机。其发动机性能优异,机上完善的除冰系统可以降低其在高原地区使用的风险。S-70多次参与西藏灾区救援和返回式卫星回收,使用强度大。1989之前,总飞行时间超过11000小时。出勤率高自然会增加事故数量。黑鹰主要用于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差的。人们被飞机撞死的事故太多了。但大部分是气候原因或人为失误造成的,只有少数是机械故障造成的。据介绍,1987,10年6月8日,解放军航空兵某团一架黑鹰直升机在青海省飞行时,尾桨突然失灵,坠地。落地后断成三截,造成三死十五伤。空军飞行事故和故障分析中心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西科斯基公司也派出三组专家前往坠机现场检查残骸。双方在事故原因上僵持不下。后来我们专家组在直升机尾桨上发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金属刀痕。经过电子显微镜和光谱分析,确认是这个未被发现的刀痕造成了金属的疲劳和断裂,导致了飞机的死亡。美国赔偿中方300万美元。这是中国进口军用飞机以来首次成功向外商索赔。当然,黑鹰在中国使用时最严重的事故是在19916年6月,一架黑鹰在西藏坠毁,12解放军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多名成都军区高级将领。

陆航和西科斯基都对黑鹰寄予了厚望。西科斯基公司曾预计向中国出售65,438+000架黑鹰。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想法在1989之后都失败了。我国试图仿制黑鹰测绘,希望最终能像直-8、直-9一样实现国产化,但由于当时工业基础薄弱,这个美好的设想最终没有实现。如果我国能够成功仿制测绘,我军陆航的运输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1989之后,虽然中美关系再次陷入僵局,但维修黑鹰直升机的零配件供应从未中断。据称,由于中国的黑鹰经常用于西藏和新疆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美国各界并未反对出售上述零配件,中国也得以从西科斯基公司购买必要的零配件(当然,其中一部分也是中国制造),占据了美国对中国大陆军贸的相当一部分。

由于无法获得更多的S-70黑鹰,陆航迅速转向购买俄罗斯米-17直升机。大量米-17缓解了陆航的迫切需求。但总的来说,S-70的先进性毋庸置疑。比如S-70上的T700发动机只有两根保险丝,改进甚至取消了保险丝。米-8发动机很多地方需要保险丝,有20多个调节点,随机工具多达45个。在我军,S-70的维修要比米-8和米-17容易得多。在高原性能和防腐方面,S-70具有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