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最不人性化的来自生活的设计?
这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说真的,我每次一提这个东西就火冒三丈!
既然回复里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那就填个图吧。
这是安全带锁扣。
为了提醒司机和乘客及时系好安全带,汽车会在你坐到座位上后发出安全带警告声。有的人不想系安全带,厌倦了警报声,就买个安全栓插上,不系安全带也没有声音提醒。
为什么它是一个糟糕的设计?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安全带的历史。
早期的汽车没有安全带。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交通事故中死亡的概率也越来越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装置来降低交通事故中司机的死亡率。
1902美国纽约一场赛车比赛前,一名赛车手用皮带将自己牢牢绑在座位上。在比赛过程中,车手的赛车失控,意外冲出赛道,造成观众伤亡,而赛车手则一直被皮带绑在车上,最终幸免于难。于是其他车手纷纷效仿,开始在赛车中使用安全带。
当时的“安全带”有点像现在飞机上的安全带。
1958年,博林被任命为当时沃尔沃的首席安全工程师,负责研发更安全的安全带。博林非常强大。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他开发了三点式安全带。
1959年,沃尔沃申请了博林设计的V型三点式安全带专利。
研究表明,使用安全带可以降低约42%的事故死亡率,而在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25万。如果把这个比例放到世界上,乘以40年的时间跨度,博林的发明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沃尔沃会免费为这个伟大的发明申请专利!
现在大家都在说感情,我觉得这就叫感情!当一项伟大的发明与数百万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时,一个公司并没有把它作为自己获利的工具,也没有把它作为与竞争对手竞争的门槛,而是把它免费送给竞争对手,因为他们知道,商业是为了赚钱,但在赚钱之上,商业的本质是让世界变得更好。
这才是博林的真面目,每个司机和乘客都应该感谢他。
这一切都被这个发明拍死了。
在此提醒你,汽车的叮当声是为了你的安全,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这个东西就是插在你身上的刀。不要让它进入你的驾驶室。
好消息是深圳自2016年6月27日起实施规定,后座不系安全带的司机将被处罚。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强有力的执法体系让这种不好的设计从生活中消失。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最没人性的设计”
今年在我的大淘宝上看到很多这种形状的手柄,其实都是来自泡菜国的设计。这把伞的名字叫“phone-brella”。
作者设计这个手柄是为了方便用户在下雨天使用手机,比如这样。
或者像这样
(模型真的很吸引人)
为什么我说这是最不人道的设计?让我们回到我最初的定义。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当然要尽可能的方便用户,但是不能触碰安全的底线。这是设计师的道德,是技术之外的东西。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视频。我找到视频地址删了。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一遍。看视频的时候,我能感受到那个女人当时的绝望。
“监控温州一女子玩手机溺水”
因低头看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都在上升。
2015年,韩国因智能手机引发的行人交通事故***1360起,比上年增加约250起。为了防止此类交通事故,首尔设立了地面警示牌,希望减少“低头族”的交通事故。
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设计行为阻止行人在路口看手机,而不是为他们提供便利。
当然有人会说,看手机的人,你不给他们提供便利,他们还是会看的。这里我想引用伊桑·霍克在《战争之王》中的一句台词。
我会消耗你24小时的每一秒,耽误你送货,耽误你杀人。这不是剥夺你一天,而是多给他们一天,让很多无辜的人因为你失去自由而多活一天。
没有这款手机——brella,很多人会因为下雨天撑伞而无法看手机,那是从死亡中捡回一些生命,哪怕只有一条。
回到问题的原点,什么是好的设计?什么是人性化设计?
我觉得好的设计满足了人类对事物发展的需求,比如随身携带的东西,趋势是轻薄便携实用。好的设计让生活更方便,同时好的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威胁生命。
我认为我的伞的设计是一个好的设计。
传统的圆伞人不在伞中心,导致左前伞面浪费,右后伞面不够。RealBrella调整伞面分布,使人基本位于伞的中心,更好的防雨防晒。
这样可以解决大伞防雨效果好,但与整体不协调的问题,小伞看起来漂亮,但防雨效果不好。瑞乐伞看起来很小,却有着大伞的防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