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残积土的来源、分布和特征
简述残积土的成因、分布和特征如下:
残积土是原岩风化后未搬运的部分风化剥蚀的产物。它位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强风化带,向下逐渐变成半风化岩。
其分布主要受地形控制。在雨水多、地表径流速度低、风化产物容易滞留的地方,残留物较厚。其工程特点是粉磨(分选)差或不粉磨,孔隙率大,成分结构不均匀。
残留污垢
残积土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控制,分布在地表岩石裸露、风化强烈、地表径流流速低的流域、缓坡和剥蚀平原。残积土的颗粒从表层到深层由细变粗。一般无层理,碎块有棱角,土质不均匀,孔隙度大,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强。
山坡顶部厚度较薄,低洼处厚度较厚;此外,由于原始地形变化较大,山区岩石风化程度不同,残积土厚度变化较大,工程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地基土的非均质性。
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是影响残积物组成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残积物往往具有一定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干旱或寒冷地区,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岩石破碎成粗碎屑和砾石,缺乏粘土矿物,具有砾石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半干旱地区。化学风化会在物理风化的基础上发生,会把原生硅酸盐矿物(如长石)变成粘土矿物。可溶性盐对土的工程性质也有很大影响,在潮湿气候地区容易形成含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的粘性土。铝土矿和铁的氢氧化物含量很高,通常呈红色。
母岩的岩性影响残积土的粒度组成和矿物组成。残积土与母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其成分与母岩成分和风化类型密切相关。
如酸性岩浆岩(如花岗岩)的残积土中,既有南昌石等矿物分解的粘土矿物,也有应时碾压形成的沙土;石灰岩风化形成的残积土多为红色或黄褐色粘土,含石灰岩砾石(如分布于云贵高原的红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