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画的独特风格

嘉兴灶台画是浙江嘉兴汉族民间艺人创作的“湿壁画”,因为其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壁画画法——湿壁画法极为相似。湿壁画是在墙面湿的时候开始画,在墙面干之前没有完全干。这样刷出来的颜色很容易渗透到潮湿的厨房墙面里,颜色和墙面混在一起。以后随着厨房炉火的烘烤、加热和自然挥发,厨房墙壁会逐渐干燥,厨房上画的图案、图画十年二十年都不会脱落、褪色。

嘉兴灶台画多姿多彩,图案表现也各不相同。很难准确界定它们的分类,有些内容在两个类别之间交叉。比如宋河图,就是植物和动物的结合体。图案所呈现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七大类:神灵、历史故事、山水、动物、吉祥文字、线条与图案、器物与植物、水果。画在农场火炉上的装饰图案和戏剧故事画。主题为“喜鹊上梅”、“六合园春”、“松鹤增龄”、“百年好莲”等吉祥图案。有些装饰图案多装饰在灶边,如万字、回文、流水纹、方格纹等。厨房灶台画的是单色和彩色,作者多是农村的泥水匠。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炉子上贴瓷砖越来越流行,于是炉子画被彩瓦代替,泥水匠的专利也没用了。

由于灶的结构不同,灶画的艺术视觉效果也不同。几百年来,嘉兴农村千家万户厨房里的灶具已经深深融入了农民的生活。她像慈母一样,不仅为农民端出了一日三餐,还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此同时,她身上弥漫着纯粹而朴素的乡土艺术气息。截至2009年底,在嘉兴1100多个行政村中,仍有2000多名厨艺师活跃在农村。他们建造并绘制炉灶,继承了代代相传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