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是安徽省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安徽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规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苏州学院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苏州市位于黄淮平原南端,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是皖北重镇。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光武的诞生地,也是千古绝唱虞姬墓遗址。李白、韩愈、白居易、苏轼等博览群书的人都曾在此游历或居住,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和遗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高”这句千古佳话是青年白居易在苏州古丽芙唱出的;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和粮食产区,拥有中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灵璧奇石、砀山酥梨、富力烧鸡、夹沟香米闻名全国,享有“中国画之乡”、“书法之乡”、“马戏之乡”的美誉。苏州大学就坐落在这座人文气息浓郁的城市。
苏州大学是一所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省属本科院校,占地面积906亩,预留发展用地10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60多万册,期刊2000多种,出版有《苏州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新校区环境优雅,小桥流水,茂林,竹子栽培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大型体育场。在浓郁的现代气息中,有着悠远的古韵,是学生翱翔天际、实现梦想的殿堂。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着力学科专业建设,着力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以质量立校,以人才强校,加强研究型学校学科专业调整转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提高科研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学成果丰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院现设有12系,1继续教育学院(含成人教育)。本科专业24个(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英语、艺术设计、生物技术、地理、体育、市场营销、人文教育、音乐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科学、资源与环境与城镇规划、学前教育、美术、应用物理。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3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余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名师5人,硕士生博导5人,外籍文教专家4人。2004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十五以来,学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省级自然科学奖、人文社会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等20余项;获得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重点项目、省级高校重大自然科学项目和重点项目100多项;获得2个省级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化学生物教育)、4门省级重点课程(基于计算机应用的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和5门省级精品课程(基于数字电子技术的C语言程序设计、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等数学、光学);教师* * *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48部,其中国家级期刊120种,国家级重点期刊191种,四大检索系统收录文章87篇,在教学科研项目的应用和成果方面优势凸显,数量和质量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在每年的大学生入学考试中,通过率都在80%以上。在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所有参赛选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21个,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节、社区文化节等系列活动100多项。这些活动既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又突出了思想教育、综合素质和技能训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1997被评为“安徽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1999获中共宣传部、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的“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2001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6年获得安徽省高校校园歌手大赛业余组金奖,3个社团获得省级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学院培养的人才素质高,素质强。不仅安徽欢迎毕业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也欢迎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由于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突出成绩,学院于2004年和2006年两次被授予“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秉承和谐理念,关爱困难学生,学院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奖、贷、勤、免、补”系列工作,防止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为贫困新生入学开辟了“绿色通道”,允许贫困新生先报到入学,再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助学金。认真积极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受资助人数和资助金额逐年大幅增长,处于全省高校前列。仅2006年就完成国家助学贷款657笔,总额400万元。积极做好各类评奖评比工作。2006年,2600多名学生获得学术奖学金,1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70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按规定及时发放师范生奖学金,总金额为4114000元,4名学生获得“拾得皖教繁荣”和孙大光、张刚奖学金资助,金额为65440。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勤工俭学岗位,每月有近400名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根据实际情况,以减免学费作为补充资助手段,每年减免学费金额654.38+0万元以上。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两年来,* * *共青团苏州市委、苏州市红十字会、苏州市中心血站、苏州市残联先后为10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了100余元的帮扶资金。
数百匹马在千帆比赛,成千上万棵树在花园里发芽。在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实施学院“十大工程”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具有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