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寿其的成就和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排灌机械工程、流体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农业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美国ASME研讨会》发表论文220余篇,85篇论文被SCI、EI收录。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省部级二等奖12,三等奖3。申报和授权国家专利10项。培养和指导博士后4人,博士生23人,硕士生36人,其中1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建立了“无过载离心泵理论与设计方法”,解决了离心泵在大流量区域运行时容易过载的工程技术难题。针对低比转速泵长期存在的效率低、扬程曲线驼峰、轴功率过载等问题,详细研究了增流设计法、无过载设计法、面积比原理和短叶片偏置设计法的原理和关系,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低比转速离心泵理论和设计方法专著。在小型潜水泵方面,我们与其他同志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设计的型式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使行业从80年代初的年产5万台发展到目前的年产800万台。

出名

1995获首批江苏省青年基金资助,被列为原机械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被评为镇江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1997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员,江苏省优秀高校,1996-1999。1998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被列为江苏省“333工程”二级培养对象;2000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01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负责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等5个项目。

党员、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等先后被授予。长期从事排灌机械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九五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江苏省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现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4项。在《农业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美国ASME研讨会》发表论文27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省部级二等奖13。申报发明专利15项。1995被列为原机械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8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001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6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2010;2010获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现为流体机械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水泵及泵系统工程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兼排灌机械分会理事长、中国机械教育学会热能与动力工程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兼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排灌机械工程学报》主编、《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版)主编、 《农业机械学报》副主编,《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机械工程学报》主编。 培养和指导博士后6人,博士生29人,硕士生46人,其中1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6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项目攻关

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项,国家专利3项。他在《机械工程杂志》和美国ASME研讨会上发表了180多篇论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培养和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16人,硕士生20余人,其中4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