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能专利
海浪的巨大能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发的重点之一,抢占这一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过去的65,438+000年里,各国科学家提出了许多想法,发明了各种波浪发电装置,提出了1000多项发明专利申请,尤其是在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下。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环保且不消耗现有资源的海洋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各个海洋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各种装置上投入巨资进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较知名的有“鸭子”波浪能转换装置、Pelamis波浪能装置、AquaBuoy波浪能装置、Manchester_bobber波浪能装置、Fred_olsen_wec波浪能装置、Seavolt_wave_rider波浪能装置、振荡水柱(OWC)波浪能装置、OWEC波浪能装置、三叉戟波浪能装置、海狗波浪能装置、收缩水道波浪能转换装置、摆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振荡浮子波浪能转换装置、PS青蛙和青蛙波浪能装置等
中国也开展了波浪技术的跟踪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固定和浮动振荡水柱波浪能装置和摆式波浪能装置进行了研究。1985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利用对称翼涡轮成功研制出航标灯波浪发电装置。2005年初,在广东省汕尾市遮浪半岛,我国自主研发的波浪能独立稳定发电系统(利用振荡水柱和水力转换装置)在真实海况下测试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波浪能独立稳定发电系统。此外,我国还开发了波浪能发电系统,即振荡浮岸波浪能转换装置。利用摆动的浮子作为波浪能吸收的载体,然后通过液压装置将浮子吸收的能量转化,驱动电机发电。
从国内外的试验应用来看,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波浪能的多变性,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能量输出的稳定性、能量收集、能量转换效率、潮汐变化的影响、复杂结构的经济性、装置结构的安全性、装置的抗腐蚀性、海洋环境的建造和安装、与现有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通用性和匹配性。导致波浪能利用技术多年来进展缓慢,没有取得关键突破,也导致国内很多人对波浪能利用持悲观态度。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但普遍认为波浪能是最不稳定的能源,应用的重点是提高单波的利用率。从波浪能的固有特性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我们通常可以应用的波浪能通常与我们在风暴中应用的波浪能相差几个数量级。为了提高利用单波的功率,我们常常把单个器件做得很大。一旦风暴预警,往往会超过其结构和材料的应力,导致装置的破坏,英国制造的第一架鱼鹰、挪威的500千瓦岸波能源装置(MOWC)和中国的3千瓦岸波振荡水柱波电站的研究建造都可以验证这一点。
波浪能本质上是一种随机产生的能量。虽然单个波浪的波高、波长、周期和位置随时间而变化,但某一水域的波浪能随时间缓慢变化。通过提高波浪能收集和聚集能量的覆盖范围,可以获得强大而稳定的能量输出。目前这些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从测试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特别是在能量收集转换效率、稳定的能量输出和能量收集等方面,是现有的可视装置无法比拟的。我相信,人们很快就能使用这种清洁、环保、无消耗、无排放的可再生能源。
如有疑问,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