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简介
该所主要从事兽药创新、草食动物育种、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兽药现代化、旱生植物品种选育与利用等基础和应用研究。该所设有四个研究部门:畜牧实验室,中国兽医实验室,兽医实验室和饲料工业饲料实验室。有农业部动物毛皮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农业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张掖牧草与生态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奶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临床兽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新兽药工程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已成为该院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支撑,成为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该所编辑出版的《中国兽医杂志》和《中国草食动物》是中国的核心中文期刊。下设办公室、科技管理部、党办人事部、条件建设财务部、基地管理部等五个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制药厂、后勤服务中心等三个开发服务部。
该院现有职工205人,退休职工176人。员工中,高级员工14人,副高级员工46人,中级员工79人。博士后2人,博士23人,硕士61人;导师5人,硕士22人;农业部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555”人才4人,中国农科院优秀人才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1人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3人被授予“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3人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理事。
研究所位于兰州市区,占地95亩,田间试验基地占地5476亩(兰州大瓦山基地2368亩,距研究所8公里;张掖基地3108亩,离他办公室500km)。拥有科研楼10000平方米,科研培训中心6000平方米,中兽药GMP车间2000平方米,SPF级标准化实验动物室1230平方米,科技期刊17000余种,图书36000余册,固定资产总额10673万元。
在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的直接领导下,该所不懈努力,坚持科研原则,紧紧围绕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形成了畜牧、兽医、中兽药(兽医学)、草业四大优势学科,积极开展草食家畜育种、新品种选育、营养代谢、优质牧草育种、新兽药创制、安全兽药产业化示范、中兽药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等工作。
自成立以来,研究所承担科研项目904项,获奖192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103项,专利17项,新兽药证书53项,论文4500余篇,图书139册。该所隶属于中国毒理学学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病理学分会、西北中兽药分会、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与德国、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