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金融前景如何?

金融是区块链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据CCID区块链研究院统计,2019年,中国区块链应用项目328个,其中金融区块链应用项目96个,占比29%。在同期申请落地项目中占比最高,较2018增长41%。

回顾中国,2019年的区块链开始站在政策的风口浪尖。据统计,2019年,国家和部委出台了21条关于区块链的政策。从国家政策来看,金融领域仍然是区块链技术的重点领域,贸易和工业互联网也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新热点。

目前,金融行业面临跨境支付周期长、成本高、结算效率低、风控成本高、大数据安全风险等诸多问题。

区块链和金融行业高度契合。

因为金融行业本身对信息真实性的确认成本很高,也有对大规模知识的需求,行业自然包含大量的原始数据,大量的参与者可以形成网络效应,所以区块链与金融行业的契合度很高。区块链的出现,让很多因为信任粒度或者信任成本而难以在线整合的传统互联网场景成为可能。

具体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块链有72家金融服务企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内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公司约420家,服务数量占506家。其中基于区块链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72家,占比17%,* * *备案金融服务120家。

供应链金融是探索最多的领域。

细分行业方面,区块链科技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支付结算、资金管理等细分行业都有具体项目,尤其是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结算、贸易金融等领域。落地项目数分别为34、15、13。

银行业积极布局区块链。

近年来,区块链金融的应用案例不断增加,涵盖银行、证券、信托、征信、保险等多个领域,银行是布局区块链金融最积极的机构。据零一智库统计,从2016到2019,银行业申请的区块链专利数量从11增长到433,增长了近39倍。具体来看,2016年,只有中国银行和微众银行申请了区块链专利,分别为7件和4件。从2017到2019,专利申请总量分别为43件、95件和284件。

注:2019的统计时间截止于65438+2月1。

截至2019,中国已有12,1,15家银行申请了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微众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其中微众银行申请专利288项,占全部专利的66.5%。据统计,2019年,银行业申请了284项区块链专利,9家银行申请了区块链相关专利。其中,微众银行以229件专利排名第一,占2019年新增专利总数的81%;工商银行排名第二,2019申请35件,占总数的12%;其他7家银行的专利申请量都在10以下。

工商银行的落地场景最多。

银行业也积极利用技术优势,陆续部署区块链项目。从央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城商行,大部分银行机构都陆续部署了区块链应用。其应用场景涵盖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住房租赁、公益扶贫、跨境支付、数字票据等。其中,工行落地8个场景,排名第一。据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金融应用工作组不完全统计,涉及的应用领域如下: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有三个重要条件。一个是人民币在境外有一定程度的流通;另一个是以人结算的交易在国际贸易中要达到一定的比例;第三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包括央行在内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自然与金融融为一体。使用数字货币将大大提高跨境结算的速度,其安全性远高于传统跨境结算。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海外资本的扩张,DC/欧洲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以上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