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法律赔偿是多少?

专利侵权的法定赔偿金额一般在50000元以上300000元以下,也可以根据侵权所得利润,以及侵权所受损失计算,也可以根据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等确定。而这笔赔偿的金额将由侵权人支付。

1,法定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没有专利许可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种类、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赔偿数额,一般在人民币五千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五十万元。”

2、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规定》第二十条第三款:“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按照市场上销售的侵权产品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的乘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经营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从事侵权行为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侵权人以侵权为职业的,按照销售利润计算。销售利润大于营业利润,为侵权人计算提供了方便。

3.按照被侵权方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权利人因侵权所受的损失,可以按照专利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专利产品总销售量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的乘积计算。难以确定权利人减少销售的总数的,可以将市场上销售的侵权产品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的乘积,视为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

这一规定大大降低了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只要确定侵权人的销售数量即可,同时也排除了侵权人的销售额并未减少,损失无法计算的情况。

4、根据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赔偿金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费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参照专利许可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费的数额,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和时间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前三种计算方法可以由专利权人选择,对其最有利,只有在前三种计算方法都不适用时,才能采用第四种计算方法。

综上,专利侵权属于侵权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使用。这种行为必然要承担法律责任,赔偿金额一般会结合实际金额合理支付。另外,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赔偿、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