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纳米银线?
Cambrios作为银纳米线行业的领军厂商,其出货量的变化固然可以反映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真正让小钟琴感受到行业未来机会的是两个机会:
1.在BOE、华星光电等国内厂商开始量产10.5代面板的情况下,65寸、86寸等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走低,教育、商务显示等电子白板市场逐渐增长,纳米银线技术凭借优势大量商用;
2.去年折叠屏手机产品的出现,开启了纳米银线技术的又一个巨大应用场景。纳米银线优异的折叠性能自然适应折叠屏相关电子产品。
在肖看来,以上两个因素的变化将支撑2019成为真正的纳米银线技术发展元年。
当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即使机会指日可待,纳米银线要想大批量商业化,仍然要面对传统ITO薄膜和新型电力金属栅的竞争。
什么是纳米银线?
资料显示,纳米银线是指长度为微米、直径为纳米的一维银金属材料,其长径比可达1000以上。一般来说,银纳米线的长度越长,直径越小,透射率越高,电阻越小。
纳米银线在光学(太阳能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导电(LED、触摸屏等。),化工,热工等应用领域。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是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
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是由无数的纳米银线和合适的有机交联剂在柔性基底上制成的一种导电膜。与传统的沉积在ITO等硬质材料基底上的透明导电膜相比,在有机柔性基底上制备的透明导电膜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导电性和柔韧性。
从纳米银线导电膜的产业链来看,上游是硝酸银、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常用的基础化工原料,中游是纳米银线浆料/油墨、纳米银线导电膜,下游是触摸屏、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智能窗膜。
产业链的核心在于纳米银线浆料/油墨的制备,以及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的生产。前者涉及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后者涉及设备和工艺。
在谈到与ITO薄膜的竞争时,小钟琴认为,“纳米银线技术的发展并不是要完全取代ITO薄膜技术,两种技术可能会长期共存,纳米银技术下的触摸屏应用会逐渐瓜分ITO薄膜的市场份额,就像ITO薄膜产品逐渐占据LCD屏幕份额的过程一样。”
事实上,与传统的ITO膜相比,未来纳米银线技术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同样可以应用于折叠屏产品的金属网格。
对此,小有着清醒的认识。“以前Cambrios评价金属网格的时候,它的折叠次数和拉伸次数都不如银纳米颗粒。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金属网格这几年的进步也很快,有些折叠屏产品甚至考虑采用金属网格技术。”
但是,竞争才有进步!
小钟琴认为,纳米银线与金属网格竞争还不够,还需要在产业链上中下游投入更多资源,给终端厂商更多选择,才有可能在折叠屏领域与金属网格竞争。
开放合作促进发展。
但是,要让整个产业链拧成一股绳,让它在一个地方发挥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作为业内领先的制造商,Cambrios势必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除了定期举办纳米银线行业技术交流论坛,小钟琴表示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首先,是建立纳米银线的产业联盟。该联盟由纳米银线上下游相关企业组成,在该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为纳米银线产业链搭建了沟通渠道,不仅为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第二,开放专利合作。长期以来,Cambrios在纳米银线领域拥有大量的核心发明专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他厂商进入该领域的门槛,间接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Cambrios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前两年开始将部分专利授权给业内其他厂商进行产品开发。小钟琴表示,未来Cambrios也将合理评估授权费,继续开放专利授权,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让参与厂商共赢。
最后,是继续完善纳米银线的技术开发。虽然纳米银线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是并没有被业界普遍接受和采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据小介绍,生产中银线越来越细、银离子迁移、光氧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纳米银线技术的发展,但其实这些问题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解决。
其实之前最大的问题是下游厂商如果使用纳米银线技术生产触摸屏等产品,需要更换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这对下游厂商来说是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下游客户不够积极。
为此,Cambrios开发了最新的铜纳米银膜技术,使下游客户无需更换设备即可直接生产相关产品,这将大大降低客户成本,提高客户采用率,推动纳米银线技术的普及。
这些都是促进纳米银线材料技术发展的措施。未来,纳米银线要与ITO膜和金属网格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迭代,纳米银线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材料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