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如何?

2018人工智能行业分析:细分领域发展空间更大。扶持政策持续加码,细分方向为“钱景”

目前,从中央到各大部委再到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上升,自动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金融科技、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子行业出现“钱景”。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

百度与一汽红旗联合推出中国首款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李彦宏和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还发布了量产计划:2019小批量下线示范运营,2020年在更多城市大批量运营。

除了百度不断攻城略地之外,另一大人工智能巨头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近日也发表声明称,已经获得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的批准,成为全球首家获得前排无人驾驶汽车驾照的公司。同时,人工智能也得到了全球多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尤其是中国。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将分别超过6543.8+050亿元、4000亿元和6543.8+000亿元,并将带动万亿规模的相关产业。

中国计划推广新一代人工智能,2.0版。预计2020-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大幅扩大。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潜力拉动中国年经济增长率1.6个百分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到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370亿美元,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约56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6543.8+0300亿美元,年均增长60%,其中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产业规模分别超过270亿美元、342亿美元和672亿美元。中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2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65%。三大产业规模将分别超过44亿美元、66亿美元和65,438+0,654.38+0亿美元。随着人工智能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元。

2014-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统计与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政策持续加码人工智能

智能语音是最早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企业实力、应用程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推动以智能语音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发展,加强技术攻关,推动行业融合应用,优化开发环境,务实推进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化发展。

截至2017年底,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达到1057亿元,较2016增长70%。随着智能语音应用行业的扩大,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将进一步增长,达到1597亿元。

2014-2018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统计与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日前,工信部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指出工信部将通过人工智能名单揭示工作,征集并遴选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主体, 并在人工智能主要细分领域,按照“揭榜、带头”的工作机制,遴选领军人物和先行者。 突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瓶颈,树立领域标杆企业,培育创新发展主力军,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发展。同时,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设备等具体重点任务。

国家发改委165438+10月19也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协同和产业生态培育。

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持续落地。

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扶持政策。日前,上海市政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 * *联合主办了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会期间提出了加快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22项具体措施;山东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南京发布生态科技岛人工智能示范区发展规划。

近期,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也频频收到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场景落地的消息。例如,科大讯飞先后与铜陵、阜阳、南宁、沪黔等省市签署战略合作,推广其人工智能产品体系;海康威视还与赣州、广州、龙口、中山等地公安局签订了警企合作协议,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此外,高乐股份与中国电信联合中标智慧教育项目;钱芳科技加入了百度的智能驾驶Apollo计划。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要加强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行业变革,促进人工智能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中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投资。截至2017年末,中国人工智能投资事件数量达到353起,较2016年的379起下降6.86%。投资金额方面,2017年投资金额为582亿元,较2016年增长65.34%。投资金额方面,2017年投资金额为582亿元,较2016年增长65.34%。

2013-2017中国人工智能投资统计及增长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细分领域“钱景”一片光明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根据工信部《揭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工作方案》,人工智能未来将像互联网一样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高效处理,帮助企业和用户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使用体验。

对于行业投资机会,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景气度有望更进一步。建议关注自动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金融科技、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人工智能细分方向。

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多项政策叠加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AI+场景正在逐步落地。在金融、交通、安防等领域,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这将给相关领域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等领域的相关龙头股。

坚定看好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国家将人工智能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后,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基础层,建议关注国产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公司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在提供计算能力方面的市场机会。在应用层,建议关注语音、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预测分析等技术在AI+(客服、安防、医疗、汽车、金融等)中的应用。)市场,覆盖企业,建议关注科大讯飞、海康威视、苏州科大、卫宁健康等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