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次磷酸盐废水如何处理?
如需废水处理,请联系系统泉环保。
污染指数:总磷
排放标准:0.5-5毫克/升。
处理难点:①传统除磷工艺效率低;②次磷酸盐≠正磷酸盐不适合去除正磷酸盐。
解决方法:次磷酸盐均相沉淀技术。
核心产品:HMC-P3
方案的详细说明:
次磷酸盐均相沉淀技术是通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为应对磷化工和电镀次磷酸盐废水中总磷超标问题而研发的专利技术。该技术通过铝镁基无机复盐和次磷酸盐直接生成不溶性次磷酸盐沉淀,实现了含次磷酸盐废水的达标排放。
次磷酸盐废水大多存在于磷化工生产废水和含次磷酸盐还原剂的电镀废水中,其特点是不能与钙盐和铝盐混合。铁盐结合的很好,和正磷酸盐一样直接生成相应的化学沉淀,然后过滤除去。因此,去除这类废水的常用方法是通过氧化将次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然后利用钙镁盐生成沉淀来去除。这种工艺的缺点是氧化工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以反应中仍有大量的次磷酸盐残留。即使延长氧化时间,增加氧化剂量,也不能去除废水中的次磷酸盐,使总磷不能达标。
而次磷酸盐均相沉淀技术与这一思路完全相反,不需要进行次磷酸盐到正磷酸盐的氧化过程。HMC-P3可直接与次磷酸盐结合生成沉淀,通过过滤除去。该技术是通泉环保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大大节省了反应过程和反应时间,能有效去除次磷酸盐和有机磷,使总磷小于0.5 mg/L,现已与电镀、机械、有机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