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奸商!活性炭和纳米矿物晶体吸收不同的气体。

活性炭和纳米矿物晶体是一回事。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对两者的区别感到困惑。那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工作原理和区别,多学点专业知识,别再交智商税了。

首先,活性炭不是完全由碳构成的,也不是地球上的一种原始物质。它是经过加工的碳,没有固定的形状。其成分除碳外,还含有氧、氢等元素,这些元素因活化不完全而残留在活性炭中,另一种成分是灰分。

灰分是判断活性炭质量的重要指标。活性炭灰分越高,活性表面积越小,活性炭的吸附值越低。换句话说,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其灰分含量成反比。以椰壳活性炭为例,这种炭的灰分在3.5%左右,而中型活性炭的灰分高达20%-30%。

纳米矿物晶体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非金属天然矿物,如海泡石、凹凸棒石、硅藻土等,也是一种多孔矿物吸附剂。其中,海绵粘土和凹凸棒土的纳米晶格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甲醛、苯、氨等有毒有害的纳米分子极性物质,而硅藻土不仅可以吸附微米级的大分子空气杂质,还可以为纳米矿物晶体提供吸附通道,从而提高纳米矿物晶体的吸附效果。纳米矿物晶体空气净化器对极性分子具有吸附速度快、可循环利用的特点。

可见纳米矿物晶体是活性炭的高级版本。其实都是空气净化产品,都属于吸附式空气净化器。但是,不同的是它们吸收的气体不同。虽然它们在微观结构上是多孔的,但纳米矿物晶体的孔径在0.3-0.9纳米之间,活性炭的孔径在2-50纳米之间。

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等家用板材和烟雾释放的有害气体都在0.4-0.62nm之间。其实活性炭是吸收异味的,比如硫化氢、三甲胺、氨、乙醛等分子。一般来说,活性炭可以去除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和一些无机物。

于是,我们被忽悠了多久,被植入各种活性炭可以有效除甲醛的伪科学!

纳米矿物晶体发明于2008年8月,至今已有11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人员的努力,美国的一项专利已经遍布全球。“复合光触媒纳米矿物晶体”(简称复合光触媒)的出现,为空气净化领域增添了新成员。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项专利发明是光触媒和纳米矿物晶体的结合。

光触媒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发明,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家喻户晓。光触媒本来是起源于日本的发明,但是美国能够先于日本发明,可见科技是一场时间的斗争。

因为这个发明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很多空气净化公司都争相与开发商合作,也有很多学者去研究。但是目前这个发明的衍生品并不多。日本的著名品牌是RhysuAir。受这一发明的启发,日本东京大学的博士团队以复合光触媒为原料,开发出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空气净化产品——Rhysuair空气净化海绵。日本在除臭和净化产品的市场细分方面一直非常专业。目前这款新产品的问世,也是同类产品在原料优化上的一次超前创新。

BreathTec的美国国内品牌,包括BreathTec宠物除味垫,也采用了本发明。宠物身上的尿很重。该产品能强力除臭抗菌,为主人节省大量清洁时间,为主人和宠物提供洁净的室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