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翻译之路

相信在专注某个行业多年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做翻译很多年了,总想写点什么。就是不知道怎么写,每天都很忙。终于在这两天完成了项目,有时间写点东西了。希望我在翻译方面的经历、感受和体会,对正在做翻译或者正在做翻译的朋友们有一点参考价值。

亲身经历

本人2011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在大学开始了翻译课程后,我发现自己爱上了翻译。我去图书馆看了翻译相关的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的《五彩翻译》、《探林》、《翻译美学》等翻译相关书籍。现在我还保留着一些我在大学时做的笔记。当时觉得翻译给自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隐约觉得自己会从事相关工作。

毕业后,当时很少接触翻译相关的工作。于是,我在郑州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了几个月,发现有空的时候还是会琢磨翻译。那时候我会上翻译网,有空的时候会自己选一些文章翻译,纯粹是我的爱好。

在培训机构,工作不忙,待遇也不错,但心里还是“怀念”着翻译。于是,我最终辞职,决定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次。于是,挣扎过后,我辞去了翻译的工作。当时我找到一个工作室在招翻译。于是,我自己去面试了。这个工作室位于一个破旧的小区,面积不大。在我之前,有三个翻译。当时记得底薪还不到上一份工作的一半,还需要一定的翻译。当时我就想,就算不赚钱我也要坚持做翻译。但是一个月后,我又纠结了。当时翻译1000字10元。我自己算了一下,就是自己努力了。一个月能挣多少?翻译应该不会这么尴尬吧?于是,我果断辞职了。说实话,这一个月我基本上什么都没学到,对翻译还是几乎一无所知。

我又找了一份工作,说是翻译,其实没多大关系。我只是给国内学校介绍外教。晚上会在网上找一份兼职,做一份试稿。在一个群里,我认识了老曹,翻译的没完没了。他给我做了个测试,说可以去他们公司。当时觉得受宠若惊,也有点担心自己会被骗。2012年4月,我毅然辞掉第三份工作,背着背包去了燕郊。

这是我真正入行的地方。在此,我要感谢曹格(译作无尽的曹旭东)、项目经理大庆以及帮助过我的同事们,其中一些人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现在想来,在燕郊,我有段时间吃不下饭,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我认为我有能力成为一名翻译。最后逐渐得到认可,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4年,由于个人原因,无休止的离开了翻译,但一直保持配合,相当于一份异地全职工作。后来在老家结了婚,有了家庭。现在儿子两岁多了。后期翻译业务不断减少,我和另一家翻译公司查谷翻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也就是后来的中外翻译,我们现在还在合作。

以上是我自己大致的翻译过程,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我能了解到的关于翻译的知识,也算是一窥端倪:

翻译导论

现在,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许多大学生现在都在做兼职翻译。我建议想长期做翻译的朋友在翻译公司待一两年,熟悉行业,学习一些相关的翻译软件。然后,可以考虑做SOHO。这个因人而异。可能有一些人能力很强,没去过翻译公司,也没缺过工。可以考虑考三级、二级翻译考试,这意味着你具备了翻译入门的能力。有人说翻译考试和市面上的商业稿件关系不大。其实我感觉两者并不矛盾。考试不仅仅是考内容,而是在通过这个考试的过程中,你有快速理解源语言的能力,有在两种语言之间快速切换的能力。翻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门手艺,需要练习。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入门。

我做翻译的时候纠结于技术和商业翻译,和自己想象的翻译和大学学习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去适应,去做思想上的改变。同时也要具备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准确快速的发现和验证新知识。

总之,我建议理论结合实践,快速入门。这个行业,个人门槛低,译员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名翻译,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会脱颖而出。

翻译工资

翻译行业,作为一个一般的翻译,可能不算大富大贵,但足以养家糊口。我一直怀疑我做翻译能不能养家糊口,事实证明我能。基本上和两家公司合作过,后来逐渐成为其他PM或者朋友介绍的客户。通过这种方式与一家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好处是,不用担心稿件来源,PM和译员之前也有一定的默契。缺点可能是一旦合作公司出现人员调整或稿件来源减少,可能无法及时处理,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会面临无稿可做的尴尬局面。这是因为开发新客户需要一定的周期,合作是从小稿一步一步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些翻译建议不断开发新客户,提高自己的单价。这个因人而异,我可能有点“懒”。

不要问翻译一天挣多少钱,因为每个人花的时间不一样。你可以问翻译单价和翻译费率。那你就对他的收入有所了解了。不要抱怨行业乱,工资低。先问问自己的能力是什么?如果你有能力,高端稿件还是很多的。高端的,终端的,低端的稿件,总会有人去做,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可以在接稿后自己设定价格底线。

转接区

翻译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还有很多细分的领域。我发现工作时间越长越谨慎,不擅长的类型很容易不敢接受。这是因为在不熟悉的领域自己做起来又痛苦又缓慢,而且你啃下来之后,还不知道自己翻译的质量。做完了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感了。当我们是新手的时候,也许我们往往无知无畏,什么都敢做。做了一段时间后,我要选择一到三个自己能驾驭的领域,然后对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大部分文科生可能会选择法律、合同、文化等相关领域。理科生可以选择与他们专业相关的领域。但这不一定,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兴趣和你可能接触到的稿件类型。作为一个文科生,对科技、计算机之类的特别感兴趣,而且现在接触了很多关于大数据、云迁移之类的稿件,可以购买相关书籍,扩充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对这方面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自由译者的优势和劣势

作为一名自由译者,我不属于任何单位和公司,所以相对自由,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我每天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有时候甚至比工作时间还累。今年疫情期间,很多人可能“被困”在家里,无所事事。从大年三十开始,我就一直在写稿子。既然聚不到一起出去,年前和国内某著名科技公司有约,那就开始写稿子吧。结果这个项目做了四十多天,比平时还忙。疫情对我自己好像没什么影响,因为我平时就是这样。

但是作为一个自由译者,还是有很多劣势的。每天在家,很少对外交流。有时候觉得自己和别人交流有障碍。时间长了,有些人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了。而且,我还要面对没有社保等现实问题。而且,别人问我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说出来之后,怕别人听不懂,然后还要解释。现在回老家,周围人都以为我在教书,我也懒得再解释了。记得刚住现在这个小区的时候,媳妇在家带宝宝,我在家做稿子。在小区里,有一个阿姨每天都在照顾她的宝宝。最后,她忍不住问儿媳妇,你们两个都不在家工作,老公整天不下楼,你怎么活?媳妇告诉我的时候,我无奈的说,看来我得经常在楼下徘徊了。

同时,作为一名翻译,每天面对电脑会对你的眼睛、颈椎、体重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已经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坚持跑步锻炼,积极调整工作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这种身心的工作是做不了很久的。其实不管什么职业,都要注意身体。年龄越大,这种意识会越强。请保重身体!

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

最近两年,机器翻译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对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专利等一些简单或者相对固定的领域,机器翻译或许已经能够满足需求。这几天朋友给我推了几篇关于机器翻译的文章。现在MTPE(机器翻译+译后编辑)项目越来越多。给翻译的单价往往是翻译价格的一半。这种项目我还真没接触过。这可能会成为某些领域翻译的一种常态,可能需要你去适应。否则,你可以提高自己,拒绝接受这样的项目。我相信机器翻译目前还不能取代人工翻译。然而,我们仍然必须拥抱技术并利用它。

翻译软件

目前,大多数专业翻译人员应该使用CAT软件工具。Trados,Memoq等主流软件还是比较好用的。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学习视频,可以充分利用。我目前用的是国产猫软件“雪人”。可能有人不知道这个软件,但是我自己一直在用。感觉操作简单,功能很强大,完全满足我的翻译需求。开始用Trados和Memoq,现在基本用雪人。熟练使用一到两个CAT软件的口译员会事半功倍。

老译者和新译者

老口译都是从新手慢慢过来的。新译者刚接触翻译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很害怕。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在我做翻译几年的时候,如果有新手问我关于翻译的问题,我一般会以鼓励为主,然后会给一些建议,提供一些学习资料。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帮忙介绍一家翻译公司。每个人都是从新手过来的。有些人做了很多年,水平可能不高。有的人做了一两年,可能很快就得心应手了。我还是很乐意帮助别人的。所以我建议老翻译,如果接触到新翻译,多给点鼓励和帮助。

这篇文章我没有具体翻译内容,全是其他翻译介绍的干货。我只想用和朋友聊天的方式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翻译经验。“很难理解你写在纸上的东西,但你不知道如何去做。”想当翻译,就行动吧。每个人的情况不会完全一样。相信你也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