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与劳务报酬的区别
劳动报酬是指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劳动报酬,区分收入与工资、薪金收入的基本标准是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某项技能、提供某项服务所取得的报酬,与支付该报酬的单位不存在任何关系。工资薪金所得是个人的非独立劳动,从所在单位领取报酬。他与支付报酬的单位存在雇佣和雇佣关系。稿酬是指作品发表后支付给作者的报酬,是指作品发表后出版机构支付给作者的报酬。稿酬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经济权利,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物质报酬,是著作权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经济权利,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我国现行的薪酬制度是基本薪酬加印号薪酬制度。著作权(版权)收入,是指作者的作品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物质利益的财产性收入。著作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经济利益(复制、翻译、改编、表演、播放、展览、拍摄、电视或录音等。):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月收入-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注:员工每年领取的一次性奖金应单独计算。其他奖金一律结合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收入计算领取个人收入。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年总收入-成本、费用、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注:广告费、业务推广费不超过销售收入的15%。3.企事业单位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纳税年度年所得总额-3500元×12月)劳务报酬所得(1)每项所得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项所得800元)× 20% (2)每项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项所得×(1-20%)×20%(3)每项所得应纳税额。+0-20%) 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5、(1)稿酬所得每次应纳税额不足4000元的=(每次800元)× 20% × (1-30%) (2)每次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 (1-20%) ×同时,条例还明确规定,提供著作权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
法律客观性:
《关于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法)》劳动法第五十三条“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支付的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