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法规定了哪些领域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我国专利法与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一样,对发明创造的某些技术领域作了限制性规定,明确了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我国《专利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损害公众利益的发明创造,即使可以授予专利,也不授予专利权。中国专利法第25条规定了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发现的客体。该对象* * *有五个项目:

首先,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揭示客观存在但人们尚未认识或了解的事物。因为科学发现和科学原理不能直接物化为产品,同时也不能因为这些自然规律和原理的发现而排除他人已经享有的使用这些自然规律和原理的权利。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指导着人的思维、推理、分析和判断,具有智能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包括计算方法、生产管理方法、车辆调度方法、竞赛规则、比赛计划、语言学习方法、会计制度、教育方法、教学方法、分类方法、信息检索方法、词典编纂方法等。,并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计算机程序可视为一种数学方法或信息表示,具有智能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不能受专利保护。但是,当计算机程序软件与硬件结合时,可以理解为可以将想法应用于实践,可以获得专利保护。

第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到的疾病包括人类和动物疾病。这种疾病的诊疗方法是针对人和动物的,不能在工业上应用,所以不属于专利法所说的发明。

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仪器、器械、装置、试剂盒等医疗设备,以及涉及适应症的医药用途,都可以在工业上应用,因此可以像普通产品一样受到专利保护。

四、动植物品种

动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是自然生长的,不是人创造的产物。但是,生物材料(如细菌、酵母、病毒、载体、质粒、动植物细胞系等。)不属于动植物范畴。生物材料本身和涉及生物材料的发明都可以受到专利保护。

此外,在满足其他相应规定的情况下,生产动植物的方法也可以获得专利保护。

5.通过核转化方法获得的物质

通过核转变获得的物质是指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获得的元素或化合物。不仅核转化法获得的物质不能申请专利,获得这种物质的方法也不能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