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梁山两个反派的绿林好汉真的是自己自杀的吗?

水浒传的故事不能用现实世界的善恶判断标准来评判。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个东西,就是非黑即白,一个人不是善就是恶。这种观点太片面了。如果以此标准来评判《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故事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因为他们远没有电视剧中所歌颂的“恶如仇”、“好打抱不平”。这样的人也是存在的,但是一定要结合故事中的背景设定来看待。比如众所周知的打虎英雄宋武,打死嫂子,打死蒋门神,都让人拍手称快。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犯下了“滥杀无辜儿童”的罪行,就像鲁申智在关西打了老和尚一样。他不是也把破瓦罐庙里的粥拿走了吗?

(剧照由和陆拍摄)

那么《水浒传》中的“英雄”是谁呢?在我看来,他们绝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好人”,而是一群在混乱中寻求生存机会的狠人。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做一些不符合传统价值观的事情,就像和鲁一样。所以书中的“英雄”二字,绝不是梁山好汉的专利,也属于其他同样求生存的狠人。

一、宋江替天行道。

宋江在梁山聚集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后打着“为天道”的旗号准备做点什么,但他是为哪一天呢?自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正义”,而是“天子”。他只想被追求。他无视朝廷的奸臣和皇帝的昏庸,却选择了愚忠,最终葬送了大部分兄弟的性命。

(宋江剧照)

可以说宋江为梁山定制的目标是错误的。毕竟梁山上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大部分都是已经被取缔的盗贼。你能指望他们有* * *的眼光吗?那是扯淡,所以宋江替天行道是个伪命题。

二、什么是天道好?

在我看来,在水浒恶人横行的世界里,惩治那些恶人自然是替天行道的一部分。宋武杀兄嫂、蒋门神、张都监的二等事迹,鲁打镇关西,杨志杀泼皮牛,都可以算是替天行道了。他们都杀了恶人。当然,这样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现实世界,因为这是滥用私刑。

总之,至少在《水浒传》的世界里,我们还是可以明白,为人民做好事,是有能力的人为人民做害人的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站在梁山对立面的人做了同样的事情,也应该算是为人民做好事。毕竟可以说梁山上恶人猖獗。

李悝jy那厮像条疯狗,扈三娘全被他杀了,连四岁的潇雅在朱童的照顾下都能成为杀手,这说明他是不可救药了;为了夺取程太守的女儿,董平杀了程太守一家,同样冷血。宋江为了让秦明上山,间接杀了家人,后来和他成了兄弟。太多的梁山好汉不顾人命,杀了他们。对天不是也有好处吗?

第三,真正的男人

梁山好汉征辽、、王庆时所向披靡,自然会兵不血刃。但36犁和72鬼子没有损失一人,直到征方腊也没有大规模伤亡。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主人公来自方腊阵营,他就是石宝。

事实上,石* * *杀了五个梁山好汉,分别是、邓飞、严顺、鲍旭和。其中两等份和保旭十恶不赦,石宝杀了他们,真是天道好。

(包旭剧照)

邓飞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原著的主线剧情来看,邓飞演的角色不多,做的事情也不多。但是,从原著中他的诗来看,这个人坏到骨子里了。原著说,“襄阳为囚,江湖飘零,不愿归。人肉很多饭都是红眼的,眼睛是邓飞的。”吃同一种肉的人要多坏?我的眼睛因为吃东西而发红。

(邓飞剧照)

至于宝旭,那个人也是个无可救药的人。早年在死山称王,与众弟所为,是劫掠之恶。到了梁山后,他不改初衷,和李悝jy一起成为梁山的突击队,永远冲锋在前,原因很简单,他们乐在其中,包旭的手上沾满了无数鲜血。

石宝杀了这两个人,为天下做了一件好事,但最后还是没能逃脱梁山好汉的追杀,只能自杀,过得很痛快,实在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