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

在大家都在喝红牛、可乐、旺旺、银鹭等饮料的时候,有没有人关心过这个瓶子是谁设计的?有人认为是饮料公司自己生产的,其实不是。是国内一个阿姨的公司设计开发的。

与大多数五六十岁老太太的晚年生活相比,这位大妈完全不一样。她没有跳广场舞,也没有带孙子,而是像少年一样创业。最重要的是她居然成功了。她是中国最大的易拉罐儿童生产商,被誉为易拉罐一姐关玉香。55岁的关宇翔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让公司一年赚了200多亿,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励志事件了。

老年人创业的新思路,不是认输,也不是不服老。

1939关玉祥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爷爷和外公都是军人。从小在老人的教育下长大,关宇翔比其他人多了几分军人气概。也许正是这种童年,才是关玉祥晚年敢打硬仗的关键。19岁,一家人来到北京。

爷爷在仪器厂给她找了份工作,干了三十年。30年来,她从未有过创业的想法。她只是勤勤恳恳的工作,结婚生子,和同事交流。也许这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但在关宇翔退役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55岁的时候,她有了创业的想法。

第一次在仪器公司工作,她以为凭着30年的经验就能轻松成功,可惜失败了,儿女们也不厌其烦地安慰老太太,但没想到,商场失败的人却被唤起。

1994,正在香港旅游的关宇翔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当时香港饮料业初步发展,销量蒸蒸日上,但有一个弊端。当时的包装主要是玻璃瓶,太贵了,不适合运输。关键是这也是消费者的负担。毕竟顾客喝完了还得在这里喝一瓶,但即便如此饮料行业还是火如荼。关宇翔敏锐地意识到了这里的巨大商机。

1994年,意识到其中商机的关玉祥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妻子的毕生积蓄来到海南,投资创办了海南奥利金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两个工人一辈子能挣多少钱,才30万,这在当时确实是一笔巨款,但对于创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刚开业的包装公司只有十六个人,一条简陋的流水线。但是,关玉祥有勇气走这一步,所以他成功了。

转危为安,红牛企业,关宇翔的希望

所有行业都相信口碑,每个人都有老伙伴。没必要找一个大家都没听说过的新人,所以在创业初期,关宇翔只生产一些简单的易拉罐给一些小厂家使用。关宇翔的产品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就没有钱去改善环境,改进产品。但是后来机会来了。

红牛此时进入大陆市场需要一个合格的包装商来配合,但是要求的产品质量特别苛刻。关玉祥深知胜败攸关。如果他能和红牛合作,他的产品会打开市场。如果这次他不合作,奥利金就没有资金可以消耗了。

红牛在进入大陆市场之前是一个大品牌,所有的包装商都想和这样的巨头合作。刚成立的奥利金在资金、技术、口碑等方面并无优势,但由于红牛要求的质量要求很高,内地几乎没有品牌敢接这样的单子。

但是,关宇翔并不害怕。她在红牛总部来回跑了几十次,每次都坚持和红牛合作,每次都石沉大海。41次之后,不知是出于对一位老太太精神的同情还是尊重,还是被她的自信所感动,红牛企业与奥利金成功签约。

这个签约是单方面的压榨。以关玉祥为代表的奥利金公司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关玉祥已经妥协了,因为她迫切需要打开这个瓶颈。

好不容易和红牛签了合作协议,但后来红牛想深入内地,发展一段时间后搬到北京发展。大家都知道饮料罐的运输并不简单,运费极高。收入微薄的奥利金负担不起从深圳到北京的运费,关玉祥也不想放弃这个大客户。

于是奥利金来京定居,霸气的关宇翔说,红牛在哪里,奥利金在哪里?因为这个决议,很多技术人员都走了,但关宇翔没有屈服,也没有妥协,而是挤过人群,毅然在红牛800米外建厂。

起初,关宇翔只是想降低运输成本,但在北京的工厂,两者的合作更紧密,其次是广州和湖北。到湖北第三厂建立的时候,两个厂已经合建了。此时,奥利金成了红牛背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创业以来,我只做易拉罐。

关宇翔的成功并非偶然。在与红牛合作初期,红牛提出采用粉末补漆技术进行焊接,但国内所有公司都采用液体补漆技术。当所有人都被这个名词吓坏的时候,关宇翔带着儿子来到新加坡,花了一大笔钱把这项技术带回国内。

当别人以为她要终身吃红牛大腿的时候,她又一次斥巨资提升易拉罐质量。在互联网时代,为了跟上时代,他给技术部门下了更严厉的指令,禁止一切成本跟上时代。

2012,奥利金上市。除了与奥利金关系最密切的红牛,还有其他知名品牌。以前的跟风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奥利金现在有很多大品牌合作伙伴,也享有很多专利,甚至经济实力也今非昔比。早在多年前,关宇翔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联系了多个合伙人。因为她的好名声,其他公司都愿意和她合作。

截至目前,奥利金已在该领域获得多项专利,极大地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他还发明了一码一罐的互联网防伪技术。罐头工业的进步离不开宇翔的支持。每年除去正常开支,他都会投入巨资用于研发。毫无疑问,现在的时代是红牛需要奥利金,而不再是奥利金需要红牛。

五十五岁是开始,不是结束。

关玉祥55岁开始创业,谁也不知道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太太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老干妈的创始人是如何创业的,或者说是陶华碧的传奇。关宇翔和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晚年创业,都是成功的。我们都知道创业和年龄无关,但不得不佩服的是,作为当时的女性,她在55岁的时候做出了创业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