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2009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10

2009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也是庄河发展史上不寻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庄河为重点加快北黄海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做大做强庄河、促进其快速崛起的新时代。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庄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CPPCC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老工业基地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拉开庄河开发开放的大幕,圆满完成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1.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亿元,比上年增长53.8%;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628元,比上年增长10%。被评为“中国科学发展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力中小城市百强”。辽宁省百强乡镇有6个乡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排名可以大幅前移。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机械制造、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0654.38+亿元,占全部产业的77.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7家,总数达到578家,实现产值460亿元,增长82.4%;实现利润654.38+0.58亿元,同比增长72.5%。产值超亿元企业7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税收9.2亿元,增长34.3%。

——现代农业硕果累累。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6543.8+02.7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3.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食用菌种植量达4200万帘,新开发蓝莓5000亩,优质果树31.500亩获“中国蓝莓之乡”称号,“冰玉红”牌寒富苹果获全国唯一“苹果王奖”。新开发板栗2.3万亩。新建设施农业标准化小区479个,面积3.2万亩,是上年的4倍多。龙头企业发展到155家,其中省级以上14家,居全省县市之首。新增专业合作社25个,绿色食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现代渔业发展加快。新增4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苗种场和7个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旅游业和商业繁荣活跃。在大连创建2个特色旅游小镇、7个特色旅游村、20个星级农(渔)民村。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大连乡村游体验游盛典”、“2009中国&;#8226;大连(庄河)国际蓝莓节”和“大连首届杜鹃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5%。新型商业业态快速发展。金马物流园如期竣工。* * *改造“农家乐”农资连锁店332家,建设农资连锁店10家。全市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完成造林654.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5%,被评为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市)。建设25个生态文明村、6个大连市生态示范镇、2个环境优美的省级乡镇。林改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新建164重点农业建设项目和919小型水源工程。然后争取全省和大连市农业建设“大禹杯”。被评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市)。完成19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生态扶贫的移民有316人。建成大型沼气池8座,3488户采用“一池三改”能源利用模式。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新增污染治理设施452处,重点污染治理企业15家,全市14家砖瓦窑企业全部关闭。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主要污染物减排提前完成“十一五”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 * *认定国家、省、大连市科技计划16项,取得科技成果11项。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26项。教育取得新成就。二是四所高中合并搬迁工程启动。实验小学扩建工程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合并25所学生不足100人的小学。本科高考录取率89.3%,总录取率98.95%,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3和24.65个百分点,为历史最好成绩。人才培养和引进取得新进展。全年引进916人,培训2.83万人。文化体育事业打开了新局面。完成1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 * *享工程覆盖率100%。举办了全国剪纸大赛、庄河之夏、国庆60周年等文体活动。庄河运动员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4枚金牌和4枚银牌。广播电视工作跃上新台阶。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达到60%。食品药品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市中心医院搬迁工程启动。完成2个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和续建,建成50个标准化村卫生院。甲型流感防控扎实有效。在全省率先开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和应急联动系统,在全省推广药品追溯打假经验。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荣获“辽宁省卫生城市”称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荣获“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双拥* * *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老龄、人防、侨务、气象、地震、档案、邮政、通信、保险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22万人。积极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形势,* * *减轻企业负担1365438+万元。向65438名老年人发放工资和社会保险补贴4511908元。全面推行“五险”统一征收模式。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将城乡居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围。筹集资金3770万元,将9094名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城镇保险和农村保险年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和300元。

——民心工程惠及城乡人民。完成40条车道土路和暗路,新建和修复41座公厕,新增地下垃圾箱400个,铺设人行道2万平方米,开展老城区排水设施改造和老旧居民楼分户供暖改造。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完成海洋村、达拉窑村村民集资建房5.9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46户。建成了5所中心敬老院和1老年服务中心。落实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为2.6万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支出增加18万元,提高了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待遇,惠及13.5万人。实施20项农村安全自来水工程。新建农村公路125公里。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2290座。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1个。筹集慈善捐款1568.8万元,救助5万人。调整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 *发放补助金、优待金、救济费、抚慰金2870万元。

——民主法制和平安庄河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CPPCC的民主监督,* * *办理NPC代表建议107件,CPPCC委员建议177件,回复率、办结率、满意率达到100%。扎实有效地推进创建和平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猎狐100”追逃、“两严”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圆满完成国庆和夏季达沃斯年会安保任务。连续五年被省和大连市授予“平安城市”称号。人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制度,信访总量比上年下降15%。“四个受理”和“绿色民调”的经验得到了司法部的肯定和推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市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建立了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行政投诉、电子政务于一体的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形成了市、乡(镇)、村、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加强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职业道德经验交流会上推广了“乡(镇)村人民评价站”的经验。

2009年,在开发开放和发展大潮的推动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七大亮点:

1,庄河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赢得了重要地位。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布局和地位。向省政府申请将庄河临港经济区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享受“五点一线”所有政策。同时,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庄河市规划面积确定为239平方公里,定位为北黄海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北黄海经济中心、物流中心、重要交通枢纽。庄河循环经济区已被纳入大连“一岛十区”政策扶持范围。省、大连市领导及相关部门频繁到庄河,帮助庄河出主意、出规划、争项目,使庄河从一个边陲小城成为北黄海开发开放的焦点,站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

2.庄河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举办“欢乐中国行·魅力庄河”大型文艺晚会。一则宣传庄河的广告在央视播出。邀请黄渤海周边五省市16电视台采风报道庄河。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媒体上,重点宣传庄河的发展优势和投资政策。中国辽宁大连(庄河)投资推介会成功举办。辽宁省、大连市主要领导及中外客商600余人齐聚庄河,国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了大会盛况。庄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3、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大力推进以石城深水港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完成石城岛总体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港口规划和环境评价。跨海大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庄修铁路、庄盖高速相继开工建设。丹东至大连快速铁路进入搬迁程序。辽宁滨海大道贯穿全线。大连黄海(庄河)500 kV输变电工程并网。将新建2座66 kV变电站。核电、风电、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已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36个,计划总投资520亿元。

4.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在新加坡、香港、长三角、珠三角、哈尔滨等国家和地区组织招商引资活动,* * *引进内资6543.8+03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9000万美元,增长80%。自营出口51亿元,增长25%。中国辽宁大连(庄河)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897亿元。庄河港对外开放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机构投入工作。

5.城市建设卓有成效。高质量完成了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大型建设项目和高档住宅区建设赢得了省市领导和海内外嘉宾的高度评价。实施城市路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重点建设项目40余项,总投资33亿元,是建国60年来政府财政投入的总和。新华路与建设街延伸段、锦绣街、庄河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一环路、二环路、五座跨江大桥、庄河下游治理、净水厂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城市框架已经拉开。房地产开发面积和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小城镇建设竞赛启动,小城镇面貌大变样。

6.重点园区辐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庄河临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区、瀛湖经济区和现代商务旅游休闲服务区,总规划面积457平方公里。在临港经济区规划了7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启动区和12平方公里的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脉业),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循环经济区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精细化工园区,大连凯飞精细化工项目落户。临港经济区新开工项目77个,已开工建设项目56个;循环经济区超亿元项目4个,开工建设2个;瀛湖经济区正式启动。

7.财政收入和信贷快速增长。全市财政可支配财力达35.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位居大连市县前列。税收收入达到6543.8+0.85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地方税收收入6543.8+0.8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1亿元,比年初增长25.1%;各项贷款余额6543.8+03.05亿元(其中外资金融机构贷款3654.38+0.1亿元),比年初增长68.3%。与国家开发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签署为期3年、总额400亿元的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建成大连融强、大连北黄海等4个融资平台,融资达到6543.8+0.75亿元,为开发开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009年是我市经济超常规发展的一年,是重大项目和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一年,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是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的一年,是庄河战略地位、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大幅提升的一年。这主要得益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得益于省里和大连市的关心爱护,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全力支持,得益于省里和大连市直属事业单位对地方经济的优质服务,得益于驻军的敬业奉献, 武警官兵、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无私奉献、团结奋斗。 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级领导、同志、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集群发展比较缓慢,基础比较薄弱,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二是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不高。三是资金、土地等要素配置难以满足当前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四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财政困难。五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六是干部人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庄河大开发大开放的需要。此外,房改遗留问题、征地拆迁问题、集中供热问题等涉及信访稳定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