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简介

,以及下属的六个研究所。形成了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开发研究院。现有职工439人,科技人员3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6人(含教授14人),工程师15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6人,入选国家级2人。形成了一支专业配套齐全、知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团队。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实力雄厚,工程技术实力雄厚。50年来,完成科研项目2706项,取得科研成果441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发明奖102项,科技进步奖29项。特别是在锑、钴、铋系列产品、合金材料、水质稳定技术及相关化学品、有色金属行业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具有独特优势,部分技术或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来主要获奖成果有:“滴水式恒流调节装置”,获2001“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广东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硫酸渣综合利用研究”获200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大冶有色金属铜冶炼厂废水全处理后净化水回用及水质稳定性试验研究”,2003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二等奖;“有色金属工业重金属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200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有色金属工业重金属废水资源化综合技术研究”,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七宝山铅锌矿伴生铜资源综合回收研究”,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低成本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Ni-Co-O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获200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提高复杂铜铅锌选矿指标及工业应用研究”获2008年西藏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铜铅锌高效分离技术及工业应用”项目获200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已逐步形成并建立了两大主要业务体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科研、设计、工程)和新材料开发生产。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方面,重点技术领域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复杂难选矿物加工技术、选矿与冶金结合技术、冶金新材料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近年来,钴酸锂在各个技术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冶金新材料技术领域:“低成本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Ni-Co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产业化前景良好;“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研发”项目已完成成果鉴定,进入产业化准备阶段。复杂难选矿物加工技术领域:“提高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指标及工业应用研究”项目已完成成果鉴定,成果在西藏仲恺公司成功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主持了湖南省重大科技项目“重金属冶炼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湖南有色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在新材料开发生产方面,自主研发设计了四氧化三钴、铋盐、五氧化二钒(从石煤钒矿中提取)、钯粉等产品的成套生产技术,并全部成功产业化,其中铋盐生产线建成国内最大。我们自己的工业发展也已初具规模,并且正在迅速发展。主要产品钴酸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高度重视资质建设,努力提升服务功能。2007年通过ISO9001:2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被授予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具有工程咨询、冶金矿山工程设计、金属冶炼工程设计、环保工程设计等专业资质。同时还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劳动安全评价、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危险化学品专项评价、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是国内唯一兼具安全环保研发资质和能力的专业研究机构,还拥有“湖南省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是湖南省唯一的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权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