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支撑专利

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坝?是实用还是美观?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但是根据投资银行伊凯资本发布的一份中国消费行业调查报告,我们发现现在整个社会的消费已经从“有时代”进入了“有时代”。换句话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仅是“拥有”,而是一个“展示自己存在”的过程。

那么,作为20世纪的新品牌,特斯拉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车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心头肉”的呢?

我觉得首先是颜值。新一代消费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注重颜值。他们不再认为产品实用,而是对产品的外观,甚至店面的设计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更加注重品质。

特斯拉牢牢抓住消费者的这种追求,其车型?3的颜值无可挑剔,无论是给你时尚动感的第一眼,还是精致长久。

整体外观方面,车型?整体设计抢眼:整个前脸看起来很运动,两侧大灯相当圆润,细长的大灯点亮后看起来很有活力。

腰线依旧是特斯拉特有的高颜值外观,妖娆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有助于凸显Model?3的形状。通过车尾线条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车尾的立体感,后尾灯也有一定的高级感。

就内饰整体设计而言,车型?3比较低调。配置绝对是Model3的强项之一。该车配有电动四向可调真皮方向盘,让人在驾驶时充满活力。

整个中控台采用了塑料、皮革和木材材质,用料和做工看起来都比较满意。15.0寸中控屏,屏幕设计简洁,但功能齐全。前排还配备了双温自动空调控制系统,让你自由调试最舒适的空间氛围。真皮座椅给乘客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支撑和柔软舒适的触感。

与此同时,模特?3?性能高性能全驱版天窗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可以为后排乘客创造更好的视觉环境和良好的灵敏度,为整车增加进光口。在同价位同级别,同型号?3的后备箱容积排名第八。外形很规整,收纳体积日常使用绝对没问题。

特斯拉从不打广告,包括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做的电视广告、网络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特斯拉从未涉足其中。当许多汽车品牌在超级碗期间花费数百万美元做几秒钟的广告时,特斯拉并不感兴趣。

特斯拉的营销方式不同于很多打着智能、电动旗号的新兴造车公司。它的低调不仅节约了成本,也显示了其独特的经营理念。

特斯拉在成立之初就给自己明确的定位,高端时尚的纯电动汽车。客户集中在高薪人群,他们往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环保意识好。特斯拉的高端时尚和节能定位完美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同时,通过精准KOL的影响力,特斯拉打开了自己的市场,在大众面前树立了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特斯拉的销售模式采用小米式的线上直销和苹果式的体验店,节省了客户购买的中介渠道费用,维护了高端时尚的产品形象。

位于奢侈品店周边的线下体验店,比试图以传统模式推广产品的“彩虹屁”更注重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体验。其先预付后制造的采购模式,创造了大量的现金流。

与传统车企换代的区别,十年磨一剑;特斯拉带来的变化超乎人们的想象,每隔几个月的变化让消费者无时无刻都有新鲜感。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将电池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将超级充电站系统技术专利开放给行业内所有竞争对手,培育新的产业体系。新工业体系的建立,必将在未来掀起一股特斯拉风。

这两年,特斯拉的价格波动伤害了很多消费者,也从未褪去“割韭菜”的标签。@新浪科技表示,特斯拉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晓彤对此相当关注。

他禁止员工在内部说“韭菜”这个词。如果被发现,一次性罚款10元,无上限。他还禁止上海超市出售含有韭菜的食品,如韭菜包子和韭菜饺子。

虽然此后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林对此事件进行了反驳。但又不让人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愿意做特斯拉的“韭菜”?特斯拉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消费者一次又一次的飞蛾扑火?

在国内市场,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国内电池企业的良好水平,在续航、甚至无人驾驶等关键性能指标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国内车企没有一家是BBA级别的,也就是说,想买一辆30万左右品质的电动车的,只有特斯拉、蔚来ES6等少数车型。

凭借其科技感、炫酷的造型,以及早已深入人心的高端、时尚、高调的形象,特斯拉开拓国内市场并不困难。20万以下的电动车面临国产品牌的激烈竞争,比如吉利、比亚迪等。30万电动车的选择有缺口,市场不饱和,给了特斯拉一席之地。

特斯拉工厂落地上海后,为了尽快融入中国的消费市场,引入了中国的营销方式。中国人喜欢用QQ音乐,我就给你QQ音乐;中国人喜欢逢年过节斗地主,斗地主汽车版已经推出。

特斯拉官方接连提价、降价,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动作,车主们也逐渐习以为常。不过特斯拉在微博对此回应,考虑到生产成本等因素,中国造车型?3%的价格调整是基于市场环境。

特斯拉凭借出色的颜值、产品性能和营销模式,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始终坚持初衷。

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调侃中,特斯拉还有很多值得国产品牌学习的地方。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电动车市场,特斯拉的营销理念能否一劳永逸,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写文章?李依伊?李文宇

主编?孙晨

图片?网络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