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表很贵吧?淘宝上搜的东西怎么都很便宜?

陀飞轮里质量好的不便宜。

陀飞轮是TOURBILLON的音译,意为旋转擒纵调速机构。

陀飞轮手表是瑞士大师路易·宝玑于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国tourbillion(又称比龙)意为“惠而浦”,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是音译和意译的结合。宝玑为了修正重力对钟表零件造成的误差,发明了陀飞轮机构。

普通机械表由于弹簧松紧、金属疲劳、重力的影响,误差较大;陀飞轮调速器是唯一能不受这些影响的机械表结构,年误差小于1秒,也是唯一能达到天文台级别的。如今,几乎所有的表芯原材料和关键零件都只能在瑞士生产。瑞士陀飞轮的表芯,完全原装,一次就要一百多万。装载陀飞轮机芯的机械表一直是收藏者的宠儿,是百分之几十钱的代名词。

早期作品

宝玑早期的陀飞轮腕表大多搭载宝玑在1795年发明的rubycylinder,被称为“天然”擒纵机构。

截至目前,宝玑四分钟陀飞轮共有7枚。除了前面提到的1188号(1808年卖给西班牙王子),还有1808年卖出的1297号罗宾擒纵器。1815中的2483号配备e chapement a力常数,1823中销售的2555号配备Peto cross-detent擒纵机构,另外两个擒纵机构配备了自己的发明,其中2483号的销售日期没有记载。

另一件1176号在1809年卖给了波兰贵族波托基伯爵。这笔交易是通过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莫罗先生达成的,当时的价格是4600法郎。

速度调节原理

宝玑陀飞轮调速器的原理如下:

如果把擒纵轮、杠杆、摆轮、游丝都放在一个马车上,马车的小齿由第三个轮子带动,马车就会转动。放置在天平上方的第四个轮子是固定的第四个轮子,与滑架移动同心。擒纵轮的擒纵轮小齿轮与第四个轮啮合。

因此,当载物台转动时,擒纵轮的小齿瓣绕固定的第四轮转动,引起小齿瓣的转动,以正常方式操纵擒纵轮和摆轮(附图:陀飞轮原理)。

上述整个结构称为陀飞轮框架,这些元素一起不断旋转,以-1分钟、4分钟甚至6分钟的稳定速率完成一整圈。那么不管手表处于哪个垂直位置,这个陀飞轮调速器都会在完全相同的时间内旋转一周,这样一个位置造成的误差会因为重力的位置不同而被另一个位置忽略。其实陀飞轮并不能消除位置误差,只是对误差进行平均,但尽管是垂直位置,陀飞轮的阶段周期是恒定的。

宝玑在1775年就提出了这个想法,直到将近6年后才做出,而且是在法国的弗罗里尔(Floreal )(* * *历8月)24日——相当于1801年4月。6月26日,他收到了专利许可证书。

后时代

飞行陀飞轮

宝玑开启了陀飞轮怀表时代,至今已有200年。这一时期,许多制表师仍将这一领域视为计时界的珠穆朗玛峰,总有人向它发起挑战,包括近代的许多制表师(如生活在香港的焦大宇)。

在宝玑发明陀飞轮九十九年后,丹麦出生的Bahne Bonniksen(1859-1935)发明了一种类似的系统,名为karussel,于1892年获得专利(专利号:214265438+)。

操作原理

宝玑的陀飞轮原理和技术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1920s,德国人Albert Helwing(德意志大学(Deutsche Uhrmacher Schule)技术部主任)发明了“飞行陀飞轮”(或称“飞行陀飞轮”),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它是一种无桥的陀飞轮,为了让陀飞轮尽可能的扁平。这种独立式笼子是由阿尔伯特·赫尔温发明的。

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可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机械表中重力对擒纵系统的影响,提高了走时精度。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将钟表的动态艺术美发挥到了极致,一直被誉为“表中之王”。

陀飞轮手表的独创性在于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滑架中,使滑架绕轴即摆轮的轴旋转360度。这样,原来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所以当手表静止位置变化时,擒纵机构保持不变,导致擒纵部件受力不同,产生误差;当擒纵机构连续旋转360度时,零件的方位误差会被积分,相互抵消,从而消除误差。陀飞轮一般是1分钟到360度,这也是最理想的转速。

陀飞轮的原理是在时钟处于垂直位置时补偿重力。

换句话说,当时钟处于垂直位置时,它的调节控制器,即摆轮、游丝和擒纵机构,会随着每次摆动而发生细微的变化。

如果调节控制器安装在每分钟旋转一次的“笼架”上,可以获得一系列垂直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时钟可以非常精确地移动并补充误差。

这个原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一个原因是“笼架”和陀飞轮的重量不应超过0.3克或0.013盎司——相当于一根天鹅羽毛或两根鹦鹉羽毛的重量。另一个原因是它由72个精细部件组成,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的!

技术分类

经过时间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陀飞轮腕表可分为以下三代:

1,第一代陀飞轮腕表(第一种结构——陀飞轮)是由瑞士制表大师亚伯拉罕-路易·宝玑于1795年发明制造的。其飞轮结构必须由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部件组成:“飞轮的支架”和“飞轮的桥梁”。在这种组合中,“摆轮的桥”必须随飞轮一起转动。根据不同的组合,第一代飞轮表可分为两类:同轴式(即摆轮中心与飞轮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偏心式(也称非同轴式,即摆轮中心与飞轮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

2.第二代飞陀飞轮腕表(第二种结构——飞陀飞轮)在1927。德国制表师Alferd Helwig成功制造了一款没有“飞轮固定支架”的陀飞轮怀表,提高了这款手表的神秘感和动态艺术美。在这种组合中,“平衡夹板”仍然要随着飞轮转动,这款二代飞轮手表也有同轴和偏心两大类。

3.第三代神奇陀飞轮腕表(第三种结构——神秘陀飞轮)由来自中国的制表大师乔·宇泰于1993年在香港“天艺轩”首次发明,并自行制造成功。它不仅像二代飞陀飞轮手表一样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还奇迹般地一起取消了“飞轮旋转架”(这个部件在一代和二代飞轮手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这种新结构中,将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轮手表中必须随飞轮转动的“平衡夹板”改为不随飞轮转动,首次将飞轮的重量大大减轻了一半以上,并且可以增加摆轮的直径以增强计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动态艺术表现的水平。在飞轮手表的制造史上,焦大宇第一次用蓝宝石玻璃代替了原本由金属制成的“平衡夹板”。以前,这部分是附在“飞轮旋转架”上的。由于这款腕表在运行时更加神秘,在国际上也被称为“Kiu的神秘陀飞轮”、“中国陀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