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专利

作者:楚

三角形是平面中最稳定的图形,由此衍生出的“铁三角”一词常用来形容三者之间紧密不可分的状态,如《火影忍者》、《王牌》、《萨博》、《海贼王》中的“猪与蝴蝶”。其实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辆车的一些亮点也能形成稳固的铁三角关系。

科技日产,人,车,生活。这是众所周知的日产广告语,也可能是很多日产车迷最喜欢的一句话。毕竟能说明他们的车以“技术流”著称。

实用的“科技日产”

技术是任何问题的解决之道,汽车行业无时无刻不在面临转型。日产品牌作为主打技术,如何稳固市场地位?创造新技术是最好的出路。

一般认为车辆的电动化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但对于日产来说,内燃机和电机的关系似乎是互补迭代的,所以无论是发动机技术还是电机技术都可以看到日产在历史时间轴上留下的辉煌时刻。

日产从吸收西方动力技术到用领先技术打造自己的发动机,用了80年。20世纪60年代是日产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此之前,奥斯汀的技术被用作车辆动力源,然后开始了自主动力系统的研发。

日产?VG20ET

c系列、G系列、A系列、Y系列、L系列、E系列、CA系列、MA系列发动机相继出现,搭载在不同的车型上。1983年,日产推出的VG系列发动机是日本第一款量产的V6发动机,打破了日本车企不能生产V6发动机的历史。

RB26DETT

之后,FJ系列直列四缸发动机和RB系列直列六缸发动机以其强劲的动力输出特性成为众多性能车爱好者的选择。其中1989推出的RB26DETT安装在SKYLINE?随着首字母d的播出在GT-R上家喻户晓。

自1995以来,VQ系列发动机凭借其出色的乘坐舒适性、不拖沓的动力输出和较高的经济性,连续14年入选沃德十佳发动机。它在众多豪华车上的出现,也标志着日产的动力技术真正进入了世界领先行列,为以后VC-Turbo超变发动机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日产在纯电领域的技术发展。如前所述,它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研发电动车的。1947年,日产推出首款电动车Tama,搭载4.5Ps电机,最高时速34 km/h。

日产?EV4-P

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日产对新开发的纯电动汽车EV4-P进行了一系列极其严格的碰撞测试,可以说是同类产品中的首创。EV4-P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轻量化玻璃钢车身的应用,续航里程达到了302km,也可以称得上是目前的主流水平。

草原?joy?电动汽车

1983,日产推出3月?EV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异步电机的纯电动产品。1996,草原?joy?EV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采用圆柱形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新日产聆风

到2017年,全新日产聆风电动车的技术应该会搭载能效更高、扭矩更大、动力输出更强的电动动力总成系统,最大功率110kW,比上一代日产聆风提升38%,最大扭矩320Nm,提升26%,从而进一步提升车辆加速性。

日产NOTE上的E-POWER系统

2018,东京车展,日产带来了搭载e-POWER智能充电技术的NOTE。E-POWER智能充电技术“特制小型燃油发动机均匀输出动力为发电机发电,电能输入电池储存,随时供给电机驱动车轮。”

上述技术突破,使日产在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领域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储备。所谓“技术日产”,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在汽车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

大势下的自我超越

虽然电气化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日产并没有停止内燃机的研发。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是要“破坏”原有的技术,而是相互补充和弥补。通过持续的R&D投资,日产在燃油车领域形成了“超级可变发动机+超级智能驾驶+舒适技术”的技术三角,其中第七代天籁就是最尖端技术的代表作。

2018年,天籁第七代出现。除了更具侵略性的新一代日产全球V-Motion设计语言,最受关注的是“超级可变发动机+超级智能驾驶+舒适科技”的铁三角组合。其中VC-Turbo超变发动机可以说是凝聚了日产动力工程师20年来的智慧。

活塞行程的改变是通过连杆机构实现的。

2.0 The涡轮超变发动机的诞生经历了近65,438+000台样机设计,积累了300多项专利技术,在发动机稳定性、耐久性、加工工艺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经过全球近600辆测试车的测试,超过30000小时的台架测试,超过300万公里的道路测试。

压缩比从8:1切换到14:1。

VC-TURBO超变发动机是在传统的活塞结构上增加新设计的多连杆连接机构,通过控制转轴来改变多连杆系统的结构,从而增加或减少活塞冲程。根据驾驶者意图和不同工况,智能选择8:1至14:1的最佳压缩比,解决了传统的动力与油耗的矛盾,实现了“鱼与熊掌”

在刚刚过去的2019中,第七代天籁VC-TURBO超变发动机荣获“双十佳”荣誉,其中:2065 438+065 438+10月4日2019“中国心”十佳发动机;2019 12 16,荣获2020沃德十佳发动机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日产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

除了动力核心,第七代天籁在舒适科技方面延续了前作的高水准,在关键配置上也做了具体的强化。比如新的3D?多层人体工学座椅,减少30%驾驶疲劳;双层隔音玻璃+双重吸音隔音材料升级。前挡风玻璃和侧门窗采用高强度双层隔音玻璃。同时在车身上增加了各种吸音隔音材料,最大程度阻隔噪音。

让汽车智能化

说到让汽车变得更智能,日产除了让第七代天籁拥有“异于常人的聪明”这一核心外,在智能驾驶方面也颇有建树。智能驾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L2驾驶辅助系统是中级车领域的准入标准。

东风日产天籁用ProPILOT超级智能驾驶系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首先,在驾驶层面,ProPILOT超级智能驾驶系统以全自动模式完成转向、加速、制动,是全球首个将高速公路导航驾驶与单车道免提驾驶相结合的辅助驾驶系统。

日产早在1998就开始了这项技术的研发。一开始主要是针对路况检测。经过20多年的驾驶辅助技术积累,ProPILOT超级智能驾驶成为首款搭载在量产车上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超过32万公里的道路测试和技术验证。

同时东风日产天籁搭载日产?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具有以下功能:IEB预碰撞智能制动(动态行人监控升级)、BSW变道盲区预警、CTA倒车车侧预警、IDA智能疲劳驾驶预警等等。

至于车内智能互联,东风日产主力车型已经完成了网络化布局。目前,车联平台已突破165438+百万用户。日产与中国联通、高德地图、科大讯飞、墨迹天气、酷我音乐、阿里云、腾讯等出行生态圈合作伙伴合作。未来将实现车联系统每年迭代升级,提供无缝数字化服务。

改变传统的汽车生活

超变发动机、超智能驾驶、舒适科技是天籁目前拥有的技术铁三角。虽然这个结构足够稳定,但是在未来,我们也希望这个铁三角在稳定之后变得更加锋利。如何实现?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答案——新技术。

如前所述,ProPILOT超级智能驾驶系统也将是日产未来升级迭代的重点。目前的规划是:2020年将有三款东风日产车型搭载ProPILOT超级智能驾驶;2021将在原有超级智能驾驶的基础上完成新一轮技术升级;到2023年,日产将实现旗下全车系列搭载ProPILOT超级智能驾驶,车辆水平达到70%,进入全面自动驾驶时代。

日产?IMX脑控概念车

此外,日产还在开发Brain-to-Vehicle脑控车辆技术,该技术将允许车辆识别大脑中的信号,并以更快的速度传输给车辆;不可见到可见技术让消费者体验全息立体导航,全面感知和预测复杂路况。

我们用现在的视角来看未来几年的日产,其实就像1998中的超变发动机的最初设想。实现超变发动机用了20年,但实现ProPILOT超智能驾驶的终极形态可能用不了这么久。可以预见,未来三到四年将是日产以技术为主导的高光时刻。结束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