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表现为经济发展质量的积极变化、发展效益的提高和发展动力的转换。

(A)发展质量的积极变化

从投入端看,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科技成果等关键要素质量加快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了。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7.4年提高到2065年的65,438+00.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65,438+03.3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人数迅速增加。2016年,高校毕业生和研究生人数分别是本世纪初的7.4倍和9.6倍。十年来,留学回国人员增长了十几倍,预计2017年将达到60万人,比2012年翻了一番。

科技成果质量有所提高。根据OECD的统计,2010年我国三方专利全球份额仅为2.73%,2016年上升至近6%,年均增长0.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质量显著提升。截止2017、10年底,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被引论文数量上升至世界第二。

实物资本质量继续提高。基础设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交通设施。到2016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是本世纪初的1.8倍。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2万公里,是2008年的34.2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1310000公里,是本世纪初的8倍。内河航道增加到12.7万公里,是2000年的1.1倍。

能源资源质量提高。加快优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2016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5%,比2012年提高7.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62%,比2012下降6.5个百分点;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1的峰值91.6%下降到86.7%。

从产出端看,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突出表现在制造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大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76.28上升到2015年的83.438+0。制造产品合格率从2009年的86.96%提高到2015年的95.45%。与此同时,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化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使用绿色设计技术。

(二)发展效率开始提高。

主要体现在宏观效率明显提高。一是劳动生产率加快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1.52万元/人提高到2016年的95900元/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12-2016年均增长0.64万元/人,高于2000-2011。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虽然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从2000-2011的3.5%下降到2012-2016的2.7%,但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从33%上升到37.7%。

(C)发展势头正在改变。

从三大需求、三次产业和要素投入结构来看,无论是需求侧动力结构还是供给侧动力结构都在优化,要素贡献正逐步从依靠数量的增加转向依靠质量的提高。

三大需求驱动经济增长协调。近年来,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协调。2011,消费率开始上升,2016上升到53.6%;2012年投资率开始下降,2016年下降到44.2%。2011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56.2%,比投资的贡献率高出10.2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左右的合理均衡水平。三大需求的内部结构也呈现出优化升级的趋势。居民消费加快升级为“居住交通消费+服务消费”的“双拥”结构,居住交通消费总量趋稳,服务消费增长。投资结构得到优化,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2008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速,2017年前三季度对总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3.6%。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制成品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89.7%提高到2016年的95%。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外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对GDP的贡献率为59.2%。服务业已成为新增企业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税收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2013-2016年,规模以上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5%,增速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个百分点。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业蓬勃发展,消费升级带动“幸福产业”快速崛起。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6年,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比2012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贡献率达到21.6%,提高10.5个百分点。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5个百分点。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活力显著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6年达到56.2%,农业发展逐步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增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要素投入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从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从2000年的11.7%和55.9%下降到2016年的6.1%和53.2%,而同期TFP的贡献率从32.4%上升到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