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简介
开放分类:学校,大学,师范,绵阳
绵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师范院校,由原绵阳师范学院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而成。学院位于享有“西部硅谷”美誉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
学院占地970亩,在建新校区1.500亩,现有校舍面积约21.0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4353种。有68多个实验室,13语言实验室,1电子阅览室,60个多媒体教室。教学科研仪器21,000台,总价值5000多万元;教育实践基地近101个;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标准田径场、游泳池等设施。
学院设有历史系、政法系、心理学系、教育学系、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化学与化工系、生命科学与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美术系等12个系,以及文学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初等教育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全日制专业28个,成人教育专业70多个,涵盖文、理、史、工、教、管、法、农等八个学科。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65438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外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教授100人。IUCN专家1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1、2级遴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
学院主办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已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学院建立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应用心理学、程控交流与通信网络、数字化与资源环境信息等4个重点实验室,四川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生态(遗传)研究中心等4个文科基地,下设高等教育研究所、川西北大熊猫保护教育研究中心旅游研究中心、陶行知研究所。教职工* * *发表学术论文5397篇,正式出版学术专著126部,编纂各类图书404部,翻译图书12部,出版文学作品165438部,获得国家专利34项。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成立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近5万人。学院多次受到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三次荣获“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校、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单位”;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监测评估优秀奖,被命名为“四川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自挂牌以来,学院坚持“A”管理模式、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姐妹学校关系。绵阳师范学院成立了中德文化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院聘请了波士顿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复旦大学等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近百名院士和博士生导师担任兼职教授。
新师范,新形象,新征程。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绵阳师范学院全体师生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干部为后勤兵,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为教职工谋利益”的全新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以高昂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努力推动学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个崭新的绵阳师范学院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