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力帆马骏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发展目标
“力帆扬帆,乘风破浪;马在向前飞奔。”一家新的汽车制造企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在云南应运而生,并在毕节地区州委、毕节地区行署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落户毕节,拉开了毕节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序幕。毕节试验区的土地上,一匹骏马在驰骋。
马模式创造行业奇迹
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是2004年由重庆力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三改基础上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两次打破“大锅饭”,实现了“三个飞跃”。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和客户为中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公司获得了工信部批准的“力帆”牌N1、N2、N3汽车生产资质。自主研发的“力帆”牌卡车、“振兴”牌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等主要产品均通过了国家“CCC”强制性认证,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玉典说:“公司始终坚持把握市场,敏锐捕捉市场信息。”短短几年间,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凭借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市场掌控能力和积极稳健的投资发展战略,从一个边陲县城的小物资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机械制造业的重要企业。根据全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产销排名,2008年,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进入。被竞争对手誉为“马模式”的商业模式取得了实效,创造了力帆马汽车行业的奇迹。
政策激励力帆骏马落户毕节。
毕节地委、行署始终坚持把开放作为第一发展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工作措施,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招商引资。在地委、行署招商引资政策的激励下,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最终决定将异地技改项目落户我区毕节市鸭池镇,拉开了毕节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序幕,该项目也将成为贵州省农机制造加工的主要生产基地。李玉典坦言:“毕节地委、行署领导高度重视,这是我们企业异地技改项目落户毕节的重要因素。”
2007年9月,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扬帆起航,在毕节投资3亿元,收购毕节振兴机械厂,成立股份公司形式的毕节力帆马骏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年设计生产拖拉机3万台,卡车2万辆,达到年工业产值654.38+05亿元以上。该项目经贵州省经贸委备案确认后,于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为提高我区工业化水平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毕节地委、行署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一系列具体困难和问题,积极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和环境。“公司异地技改项目落户毕节后,需要到中央和省政府相关部门办理一些手续。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区域领导多次陪同公司高层跑贵阳、北京,积极帮助公司办理相关手续。”李玉玺告诉记者,“汽车工业相当特殊。没有政府的支持,做不了多少,做不了多强。毕节地委、行署领导非常关心我们企业的发展,让我们企业高层非常感动。”
再扬帆远航,书写黑马传奇
投资环境就是竞争力和生产力。投资环境建设的质量是评价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一个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地委、行署明确提出要创造和优化吸引投资者的政策环境、令人放心的法制环境、舒适的制度环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发自内心的人文环境,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并加以落实。
“阳光政务工程”和提高工作效率是软环境建设投入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系列阳光政策的出台,让毕节领导干部深切感受到了真诚务实的创业热情。于是2010年,云南力帆马骏有限公司再次起航,计划在毕节市小坝镇投资30亿元,新征用1408亩土地,并启动二期异地技改项目,建成年产65438+万辆轻卡和2万辆重卡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该工程将于2011年8月竣工。“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卡车产品的发展将趋向于高品质和高端化,力帆马骏二期技改项目也将适应高端产品的发展趋势。”李玉典说,“二期工程的工厂规划、设计、施工、设备要达到甚至超过目前国内领先水平。比如,汽车关键工位的涂装和焊接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未来,我们将实现集团公司董事长马先生提出的“六个一工程”(一流的规划设计、一流的四大技术、一流的模具、一流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设备、一流的检测仪器质保、一流的物流设计融入信息技术),力帆将在毕节打造一流的、世界知名的卡车生产基地。”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量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几年,力帆马骏将在贵州省委、省政府、毕节地区委、行署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逐步把企业建设成为规模宏大、市场化、国际化的民族汽车工业主流集团。驰骋在毕节试验区沃土上的力帆骏马,是一匹来自汽车行业的黑马。-《中国日报》
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卫光介绍毕节力帆马骏振兴车辆有限公司二期建设情况新华网贵州频道记者胡倩茹摄
记者走进毕节市肖坝镇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占地1400亩的毕节力帆马骏振兴车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施工繁忙,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正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云南力帆马骏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卫光指着二期项目的规划图说,建成后将成为年产轻卡65438+万辆、重卡2万辆,年产值100亿元,集生产和研发基地于一体的汽车城。
马卫光说,毕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最吸引他。毕节毗邻云南省、四川省,内昆铁路、黄通铁路、贵毕高等级公路、326国道、321国道连接周边城市。随着厦成高速、杭瑞高速、钱智高速的建设,未来的毕节将形成南连桂阳、北连泸州、东连遵义、西连六盘水、南北贯通、东西贯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其中,桂碧公路是通往西南方向的辅助通道。良好的地理优势使得力帆骏马在毕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毕节地委和行署为投资者提供“保姆式”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地委书记甚至在周末去工地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让他可以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的发展中。
“十二五”期间,毕节力帆马骏振兴车辆有限公司将逐步帮助毕节实现汽车兴市的宏伟构想。二期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轻卡65438+万辆、重卡2万辆的现代化、大型的各类载重汽车及配件生产制造基地,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3亿元以上,拉开毕节装备制造业大幕。
公司正在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在毕节建设力帆马骏振兴车辆有限公司技术平台,力争2065,438+02年开发出适合贵州及周边省区的65,438+00重型卡车产品和6款重型拖拉机产品,并获得国家公告,申请卡车新技术专利20项、发明专利65,438+00项,步入国内卡车行业一流行列;“十二五”末,重卡程控化系统集成,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生产销售轻、中、重型卡车和低速卡车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吸引当地从业人员2万人。
毕节将以力帆马骏为载体,将汽车基地建设成为贵州省三大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卡车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实现年产汽车15万辆(轻卡8万辆、重卡2万辆、工程车和农用运输车5万辆)的生产能力,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