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亮的人物生平
1991年2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有机/生物化工专业,2007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材化学院高分子专业。2000-2002年,以Research Specialist (ACS) / Visiting Professor ( CSC)身份在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Cities)Dr. E.L.Cussler教授(Chairman/AIChE、Fellow/Academy of Engineering, USA)研究组从事膜材料与新型接触器领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进行膜精馏填料探索并获成功;2007年7-10月以Visiting Professor (DAAD)身份在University of Leipzig /Humboldt-Universitat等进行先进材料与组织工程领域访问研究。1988年起师从陈洪钫先生开始新型双水相萃取、中空纤维酶膜反应器等国家基金项目研究、并曾任助教协助带领学生赴齐鲁石化烯烃厂、氯碱厂等大型企业实习(1990.6-9),1991年初进入国家海洋局二所、水处理中心(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辖杭州西斗门膜工业公司等)工作,在高丛堦老师等六十年代全国海水淡化会战骨干的指导下,开展膜材料制备、组器件研制及装备国产化研究、开发和工程示范,历任工程师、高工、教授级高工/特聘研究员,技术部副部长、部长、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兼科技处处长等职。因单位改制,2003年7月起重新进入高校工作。
主要从事 (1)功能膜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学与组织工程材料;(2)海水淡化、水与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新组器、新工艺及工程技术;(3)特种分离过程及其它环境友好的节能减排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家海洋局工作期间,负责组织、设计并成功建立了新型舰船用海水淡化器(2001,国内首套,承蒙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现场视察表扬,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军用移动车载海水淡化装置(2000,国内首套,在南京战区实战演习中获国防部通令嘉奖)、内蒙大豆蛋白生产尾液膜回用工程(1998,国内首套双膜工程系统)、山东长岛高硬度纳滤膜软化工程(1997,国内首套工程化纳滤系统,国际首次直接膜软化超高硬度水系统。2000年长岛列为国家级海水与苦咸水淡化示范园区)、浙大海纳单晶硅用18MΩ·CM高纯水制备工程(1995,单晶硅生产首套长期使用的国产化膜工程系统)、广州来福太空水系统(1994,国内首套两级RO系统)、深圳奥林-新隆泰直饮水系统(1993,国内最早大型纯净水工程之一)等国家级产业化工程示范项目。先后主持、负责、主要参与完成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国家科研院所专项、美国化学会ACS基金/能源部DE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及面上项目、国家重大攻关计划及省部重点科技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合作出版专著四部,获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四项奖励。入选国家海洋局工程技术带头人(1999)、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2004)、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2002)。
近五年来亲自指导二十余位博硕研究生,毕业生进入全球500强机构如Dow Chem(Omex)、Hyflux(Singapore)及政府高校院所等关键技术岗位工作,荣获08/09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毕业生荣获省/校优秀论文、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运河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已开设讲授高等环境化学(双语)、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高分子膜材料、污染控制技术前沿、环境传质反应过程等博硕研究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