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影响?医生这次不会隐瞒了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尤其是冠心病患者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心脏支架”。

植入心脏支架已经成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提高冠心病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很多患者和家属对这个植入心脏的“异物”都有芥蒂。

有人认为心脏支架对身体有害,能装就不装;

有人认为装上后会变成一个“用手和肩膀都扛不动的没用的人”,还会影响生活!

今天就来说说心脏支架吧。

和往常一样,我们先来看看

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血管穿刺,在原本狭窄的血管内放置支架,让堵塞的血管畅通,血液循环,让心脏的引擎继续正常工作。

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如果闭塞部分适合放置支架开通,支架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虽然支架安装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比如血管内膜的损伤,会导致血管重新堵塞,也会发生凝血反应,增加血栓脱落的风险。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风险,防止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复发,患者往往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止血液凝固。

然而,这与一个不稳定的心脏支架无关。冠心病一旦确诊,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

其实心脏支架手术并不能一劳永逸的根治冠心病,只是疏通了血管,暂时恢复了心肌的正常供血,血管堵塞的原因并没有根除。

但当医生评估病情,认为应该做支架手术时,就说明血管堵塞的程度已经很严重了。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如果不使用支架疏通血管进行急救,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心脏功能大面积受损,甚至直接丧失生命!

换句话说,支架手术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急救手段,目的是挽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减少坏死心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切记在血管本身已经狭窄甚至堵塞,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不要因为噎着而选择支架手术。

如果患者有心肌缺血相关的临床表现,并且通过CT或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检查明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就要考虑是否放置心脏支架。

通常情况下,如果血管狭窄程度达到75%以上,就可能需要进行支架介入治疗。

那么如果没有心肌缺血的症状,斑块稳定,需要安装支架吗?

这个问题你得请教医生。

因为血管狭窄程度不是决定是否放支架的唯一标准,医生会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来评估是否介入。狭窄的位置和斑块的形状也是安装支架的决定性因素。

比如冠状动脉大动脉起始根狭窄,因为位置重要,可能会更积极的治疗,比如左主干病变;部分病变在冠状血管远端,病变相对稳定,供血范围有限,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简单来说,只要血管堵塞的程度已经影响了血流,存在心肌梗死的风险,就需要安装支架进行干预。

至于什么时候选择支架手术,最好听医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然,心脏支架术后心肌梗死、冠心病复发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好比我们只解决了黄河的堵塞,却没有解决河流泥沙丰富的问题,最终会因为淤积再次堵塞河流。

因此,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复发概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换句话说,放心脏支架只是治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我们来听一个患者的经历。

这是一个学生曾经治疗过的病人。他是一位70岁的大叔,患冠心病十多年,十年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但大叔身体还是硬朗的,没事就会跳广场舞,打太极拳。他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做过支架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更重要的是,他的冠心病基本上再也没有复发过。他是怎么做到的?

1,坚持遵医嘱服药

2、定期去医院复查。

3.控制风险因素

正是做到了这三点的大叔很好的控制了病情,没有复发,生活也没有受到心脏支架和冠心病的影响。

最后,我们想说,虽然心脏支架不是“万能药”,不能彻底治愈冠心病,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摆脱死亡的威胁。

因此,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心脏支架。

当医生建议急诊患者进行支架手术时,不要犹豫。患者越早开始治疗,死亡率就越低。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管你之前身体状况如何,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放了支架之后一定要注意:

只有吃药,定期复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有机会重新享受生活,拥有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