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章与族徽的区别

纹章的外延更为宽泛。两者的适用范围等有所不同。

和族徽类似的是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初期的家纹只是作识别之用,随着时代流承,种类逐渐增加,家纹也由简单趋于复杂,留下了各个时代的种种影响。纹章是指一种按照特定规则构成的彩色标志,专属于某个个人、家族或团体的识别物。在欧洲中古时代就有自己的纹章体系,亦称盾章,指诞生于12世纪战场上,主要是为了识别因披挂盔甲而无法辩认的骑士;而认为纹章是贵族专利的普遍观点就源自于此。从13世纪起,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遵守纹章术的规则,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使用纹章。至今,它用以识别个人、军队、机关团体和公司企业的世袭或继承性标记的使用、展示和规则的科学和艺术。

西周前期,中国青铜器和少数其他器物上常见族氏铭文,其族氏常写得比较象形,因而被称做“族徽”。由于族徽使用的普遍性和早期文字本身的原始性,初期的族徽和文字并无本质的区别,族徽既是家族的形象标志,又是家族的称号“氏”。如果这个家族领有封国,还可以作为封国的名称。但是,族徽与氏的使用场合又不完全相同。族徽作为家族的标志,铸制在青铜器上,运用于青铜铭文中,或者镶缀在家族的旗帜上和家族成员的铠甲上,它所突出的是形象。氏主要用于日常称呼,需要能读能写。于是,随着文字演进逐渐产生了便于书写、有读音、意思又和族徽原有含义一致的文字符号。由于文字演进的快,而族徽则刻意保持古老的形象,两者长期沿着不同的走向演化,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越来越大,秦汉以后姓、氏和一。这也就是金文中姓、氏、族徽并见,氏与族徽不易直接对照的原因。 在日本,族徽作为一个家族的标志,是相当被人重视的,一般只有男子才佩带族徽,都会被绣在衣服的胸口上。

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