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线电频率?什么是射频信号?什么是射频电路?

无线电频率,通常缩写为RF。代表可以辐射到太空的电磁频率,范围从300 kHz到30 GHz。射频简称RF电流,是高频交流电磁波的缩写。每秒钟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叫低频电流,变化大于10000次的叫高频电流,射频就是这样的高频电流。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射频传输方式。在电子学理论中,当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流电通过导体,在导体周围形成交变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当电磁波的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无法有效传输。但当电磁波的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被大气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射频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射频信号和射频的概念一样,是具有一定传输频率的调制电波。

射频电路基本上由无源元件、有源器件和无源网络组成。有高频电路、低频电路和甚高频电路等。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件的频率特性不同于低频电路中使用的元件的频率特性。高频电路中的无源线性元件主要是电阻、电容和电感。在电子技术领域,射频电路的特性不同于普通的低频电路。主要原因是高频时电路的特性与低频时不同,所以有必要运用射频电路的理论来了解射频电路的工作原理。高频时,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对电路的影响很大。杂散电感存在于接线和元件本身的内部自感中。杂散电容存在于电路的导体之间以及部件和接地之间。在低频电路中,这些杂散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很小,随着频率的增加,杂散参数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早期的VHF电视接收机的调谐器和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中,杂散电容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