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的五大原因

创业失败的五大原因

引言:你必须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因为你不能事事失败才能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是你读过的书,你以前的经历,你交过的朋友的集合。

布伦丹·科亚迪是创业公司BoogalooBunks的CTO,也是一名从事硬件开发多年的高级工程师。通过和身边做创业者的朋友聊天,他给我们分享了创业失败的五个原因,以及创业需要牢牢把握的一些原则。

那些不懂得从过去吸取教训的人注定会第二次落在同一块石头上。乔治·桑塔亚纳

这就像一张路线图,但不代表你不会迷路。

创业失败的数据

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创业公司失败的相关数据。我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五大类,所有创业公司在这一点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产品市场契合点(PMF)、团队、资金、远见和其他。

第一个原因:没有找准市场产品匹配点。

可以看到上面的饼状图,用各种颜色代表创业公司的失败原因。显然,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产品的市场契合点(PMF)。尽管有成千上万的文章谈论PMF现在有多重要,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这一点上犯错误的公司的数量是惊人的!

那么,我们就把这个词分成三个部分来讨论:市场、产品、契合度。

市场:

首先你要找到一个市场,也就是说人、钱、或者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合,你可以把你的产品非常准确的定位在里面。不管你卖什么,这些人都会付钱的。比如优步的市场是大大小小城市的私家车主,也想顺便赚点外快;谷歌的市场是任何在互联网上有搜索需求的人。当你在选择市场时,以下三点特别值得你注意:

简单公式:人数*单价

市场份额:这是一个拥挤的市场吗,比如提高生产力的应用程序?还是相对不拥挤的市场?比如一个给狗狗设计衣服的App?就看你能在这个市场上占据多大的份额了。当然,这里我们需要排除一些完全颠覆性的公司,比如AirBnb和优步。对于其他创业公司,如3D打印机或牛仔裤公司,我们需要考虑市场份额。

红线:当然,你不能想闯进一个市场就闯进去。从你现在的起点到你真正需要占领的目标市场,这个距离是可以通过克服一些行业壁垒来完成的。你得满足政策或者行业提出的一些硬性条件。无论什么行业,都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他们往往会设置一些门槛,所以你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然后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产品。

你需要开发的产品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这个需求是什么取决于你的产品和你的目标市场。如果你的产品是3D打印机,那么你需要赋予这个产品一些人们渴望已久的功能,这样才能保证这个产品出来后,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你的产品。当然,你也可以在市场上做出更准确的客户定位。比如你选择一家公司作为客户,他们往往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开发原型产品。这时候,你的3D打印机就派上用场了;你也可以选择一家汽修店的厂家,他们只是想让产品更酷,不增加任何费用,这样你的3D打印机也能受到青睐。无论哪种方式,你的产品必须反映你的市场,或者市场必须反映你的产品。

最重要的是,请记住,你的产品必须满足某种空缺需求。这个需求应该是很大的,产品一出来,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你的产品在生活中不能再缺了,就像人们每天穿的鞋,喝的水一样。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开发产品时,您需要记住以下三点:

产品优势:是什么让你的产品与众不同,脱颖而出?你的app只是又一个方便人们看猫视频的App吗?或者真的做一些其他app做不到的事情。一般来说,产品优势有两种: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

如果你有市场优势,你就是在对你已经拥有的技术进行重新定位,也就是用一项已有的技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颠覆性的创新。AirBnb其实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技术优势(至少在刚开始的时候),但是他们有巨大的市场优势。在“通过租房获得额外的现金收入”这个领域,没有一家公司比他们做得更好。

如果你有技术优势,那么高的技术壁垒就能把你和其他外行区分开来。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在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具体来说,他们在一些可以3D打印并且可以导电的化学物质上拥有专利技术,所以这项技术将使他们能够3D打印电路板!这绝对是目前最酷的东西!没有人能复制它们!

产品成本:这个东西能让我花多少钱?这也可以归入产品优势的范畴,但是想多了就会和伟大的产品渐行渐远。最终发布那天,如果你真的设计出了一把独一无二的、牛逼的电竞椅,游戏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品,所有人垂涎的目光和光环都会聚集在你身上,但如果它挂了一个654.38+万的价码,那么就没有人会选择购买。

易用性:我怎么打开这个东西?如果你的产品足够流畅,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易用性与前面提到的“产品优势”和“成本”形成一个角,最终让用户通过你的产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iPa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爷爷奶奶可以避开各种复杂的电脑操作,轻松查收邮件,只需点击屏幕就能上手。精致、流畅、简单,这就是易用的意义。

同意

现在最难的部分来了:你需要设计一个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个市场足够大,需求足够旺盛。你从这个市场赚到的钱,足以证明产品的成功,保证这个领域的后续发展,甚至将你的想法带到更成熟的阶段,让你进一步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这听起来是不是一切都很顺利很自然?

下面列出的这一堆事情可能会让你误入歧途,在路上自投罗网:

市场规模太小,你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来维持企业的后续运营;

产品单价太低,跟多少人买无关,但你根本无法建立可靠的盈利模式;

市场太拥挤,你无法获得足够多的人关注你的产品,所以你的盈利模式无法建立;

你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人们第一眼看到这个新奇的产品会犹豫,会拒绝你,但是你的竞争优势并不能让产品跨过这个门槛。

你的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你的产品不酷。即使有些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人们也会买,因为它很酷。你没有那么做。

你方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相对较高;

你的产品不能快速规模化,让价格快速降到一定水平,你能获得合理的利润,说明你还没有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还有许多其他的风险因素需要考虑。

现在看了这么多问题,能告诉我怎么让“适合”这个词实现吗?

我能给你最好的建议其实是来自马克·安德里森(著名的马赛克浏览器* * *联合开发者)、保罗·格拉厄姆(世界著名的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创始人)和史蒂夫·布兰克(著名的连续创业者,以提升精益创业的知名度而闻名)。他们提出了一个* * *观点:

找到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一种需要满足(其实是一件事)。

需要满足是什么样的?应该是让人再也受不了的东西,是不挠你就不舒服的痒,是你愿意花大价钱去解决的问题。以优步为例,它为你提供了一种非常便宜的旅行方式。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拿出手机,打开App,享受这种叫车服务。这是之前人们一直向往的场景,也正因为如此,促成了其6543.8+0亿美元的估值。

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是任何创业公司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所以请不要小看它。

如果你需要根据市场的反馈进一步改进你的产品,那就赶紧去做;如果你需要调整市场策略,让目标市场更符合你的产品,那就赶紧去做;如果你真的想彻底颠覆你的想法,只是为了进一步保证人们需要,那就赶紧做吧!

正如上面的图表告诉我们的,73%的创业公司失败了,因为他们找到了合适的产品市场。所以花点时间在上面吧,以后不会把公司往火坑里推。

第二个原因:团队

团队出现问题有五个原因:

1.联合创始人对产品本身、研发方向、市场、设计都不认同。

2.联合创始人不同意一些关于融资、人才构成和法律事务的决定。

3.没有经验,团队无法带来正确合适的人才,因此无法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4.团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动力。

5.其他原因。

我将分别简要阐述前四个原因:

产品、研发方向、市场、设计

简而言之,你对它的看法完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客户怎么想。你的顾客真正想要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就做各种测试,各种市场调研,不断迭代更新产品,每一次都试图在销售过程中找到新的机会。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胜利就已经在你手中了。

谈产品,谈研发方向,谈市场,谈设计,有点像和老婆争论餐厅的壁纸选什么颜色。其实在任何领域纠结于细节都是浪费时间。你要从更整体的角度,尽可能贴近客户的想法。所以不要争论,多做研究。

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收集数据。如果你持续改进产品后获得的数据显示比以前更好,那么继续做下去。如果情况不对,那么你应该立即掉头。A/B测试是通向未来的道路。鉴于手头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掌握起来会更容易。

法律事务、管理结构、组织动态、融资

对此,我只有一句话送给你:把一切白纸黑字写在开头!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爷爷给我讲了一个他创业的故事,讲了他们的公司是如何濒临破产的,但是它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因为它之前已经把一切都写下来了。当你创办一家初创公司时,你最好有一份关于招聘条款和条件明确的协议。决策过程是如何形成的;股东权益如何划分;如何融资;如何支付;如何戒掉;如果股份被稀释;以及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

如果这一切没有提前写在纸上,你迟早会尝到后果的,我向你保证。

当然,要把这一切说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估计坐下来和别人讨论至少要三个小时。但是值得去做。更何况,如果你和你的联合创始人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你怎么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第三个原因:团队没有经验怎么办?

俗话说,“如果你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接这个瓷器活儿”。你是否合格不是由你决定的。有一个非常好的标准让你去检验。如果现有的创业公司不会考虑招聘你加入他们的公司,那么估计你自己也没有资格去创业。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初创公司或者其他小公司工作,学习一些经验,了解一些公司的基本流程,然后开始开辟自己的道路。颠覆一个行业最好的方法无疑是从内部开始。这个人会给你发工资,让你知道一些行业的秘密。带薪实习或者无薪实习都是很好的方式。

当然,你不必一开始就知道创业的所有细节。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工程师,刚进一个岗位,什么都懂。哪个地方最好玩,哪个地方最有玩的空间?你认为我能在这个职位上呆很长时间吗?不完全是。这同样适用于你自己的创业。你不需要知道从一家创业公司成长到优步这种水平的公司的全过程,但你至少要了解公司是如何运作的,打造一个伟大的产品需要哪些关键环节,你的技能可以覆盖哪些领域。如果你能明白这一切,你自然会在随后的独立飞行中学习到必要的经验和知识。

没有足够的动力。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如果你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你所做的事情,那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如果你每天早上醒来,脑子里装的不是产品、公司、客户、市场,你可能对创业不是很在意,失败就在不远处等着你。句号,讨论结束。

初创公司有一个其他公司没有的优势:灵活性。它们很小,在市场上可以躲闪和调头。他们都被对成功的强烈渴望所驱使。如果你不属于其中的一种,还不如尽早退出战场。

第四个原因:资金支持

我不会告诉你如何管理你的公司,因为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已经够多了,还有你从之前的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储备。但是,这里不得不提一点:钱。只有当你有足够的钱时,你才能把你的生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管理你的财务,公司就不会成功。这里有一些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基本事实:

不要入不敷出;

保证在银行有一笔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

用资金拓展业务不仅仅是收缩;

如果你能把这些都做好,理财其实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是以上几点,要做好是难以置信的困难。那么如何做好以上几点呢?我将继续扩展以下内容:

每月列一份收入清单;

扣除所有可变成本,包括佣金、产品成本、回扣、税收、营销费用等。

扣除所有固定成本,包括房租、工资、网站托管服务等。

按月计算利润。利润=收入-成本;

在本表格底部插入现金流和每月损益。如果你的现金流是负的,那么你的生意就完了。

想办法让整个表格中的数字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把这些数字都放在一页纸里对比计算,你很快就会发现你在经营公司时的错误发生在哪里,未来会埋下怎样的危机,你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另外,我身边几个从创业圈出来的,很有成就的朋友都跟我说:“固定成本不好,可变成本好。如果让我进一步总结,我会说:如果你有可能把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那就赶紧行动吧。

如果还有人不太明白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我来进一步解释一下。可变成本是按你的销售收入比例提取的成本,如佣金、回扣、产品成本等。如果你卖产品赚654.38+0万,销售提成5%,那么他们可以赚5万块钱。现在,如果让你在“底薪3万美元,2%提成”和“无底薪,5%提成”之间选择,你会选择哪个薪酬方案?

如果你是销售新手,没有人脉关系,自然后者对你有点不利,但如果你从事销售多年,可以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致富。所以,这是个双赢的局面。一个伟大的公司应该能够让所有员工一起变得富有和强大。

不要伪造财务报表。

如果你在财务报表上作弊,对你没有好处。如果销量在急剧萎缩,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认,然后努力扭转局面。这份财务报表不是用来炫耀的,只是给你看的。你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一切情况,坦然接受现实中的一切。

深谋远虑

这个好像很少提到,但是一定要重视。

在这方面我能举的最好的例子就是《秘密》。刚创立的时候,它的目标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模糊,最后变成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的可怕的东西。如果你在创业之初没有设定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愿景,也许在做了其他一切之后,你会面临一个尴尬的结局。

第五个原因:其他。

其实创业公司的失败很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专注于最重要的领域。

走在三个人中间,我发现我的老师也在其中

我父亲常说:你必须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因为你不能事事失败才能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是你读过的书,你以前的经历,你交过的朋友的集合。你犯过的错误深深的记在记忆里,别人的错误清清楚楚的写在书上,朋友也会向你透露自己的失败。如果你真的能从这三件事里明白失败是什么样子,那么你以后就不太可能再遇到失败了。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尽可能的借鉴来自各地的失败经验,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打造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把我们的财务状况管理好,然后永远充满热情和动力。

创业成功的面孔在这个系列的指引下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