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春双的书法特色

在诸多成绩面前,杜春双很谦虚。他说:他最高兴看到的是创新成果能有效解决人们汉字书写入门难的问题,能为大众服务,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是我最大的快乐和追求!

他宣扬古代汉字是按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形声字四类造字,取其形、意,如牛、羊、笑、哭,直观具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汉字越来越从具体抽象,尤其是从繁体字到简体字。还要让人感受到视觉美的冲击,让汉字的书写提升到艺术境界。如此复杂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冲击效果,都是通过简单的线条来完成的。写汉字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所以,汉字让大家觉得古老而新鲜,熟悉而陌生,神奇而普通,遥远而亲近。它和宇宙一样神秘!我们都生活在宇宙中。你对宇宙了解多少?汉字也是。进一步研究、探索、普及、推广汉字书写实用技术,让人们更快地走近它,爱上它,是我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阮春双就成功研发了“阮书法技术”。其发明的“阮氏慧米格”、“汉字文案”先后获得国家专利,称赞其“揭开了汉字书写的奥秘”,“阮氏”在国内外出版80多个版本,发行量达6540份。

在第一代的基础上,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的教学实践,他摸索出了一种“玩积木”的新方法,即俞书法的第二代技术——“汉字几何块写法”

这是一代技术的科学延伸,将不同的汉字结构进行分解、排列、编排、重组,从而解决全世界人民书写汉字的问题。2009年7月,“俞书法第二代技术”文化教育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在2010年3月召开的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高汉语书写能力,让“陀氏书法”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汉字书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淡化,部分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减弱,汉字书法教育也被忽视。据报道,上海市最近进行了一项“汉字书写现状调查”,发现70%-80%的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合格。干净整洁的作业很少,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大多字迹潦草,错别字很多。上述现象在全国也是普遍的。甚至在重点的中考、高考,有些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都是碰不到的,可以敲,也可以写。现状堪忧!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游和全国人大代表夏志宁相继提出提案和议案,建议将“陀氏书法”纳入中小学汉字书写教材,提高青少年书写汉字的能力。你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汉字书写的革命性创新——拓书法值得推广》的演讲。

他在大会发言中说,与中国的情况不同,邻国日本和韩国有近五分之四的学生接受过不同程度的中国书法教育,并在汉字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日本人口15万,占全国人口的1/8。日本的书法教育体系完善,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和书写2000个以上的汉字,还要求小学书法教育。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有意识地将书法推向国际市场。在韩国,学习中国书法被认为是有修养的人陶冶情操的必经过程,这就要求在学习阶段就实施汉字教育。2008年,韩国甚至想把“书法”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联合国早报。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汉文是中华文化延续五千年的重要支撑,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支柱之一,是整个中华文化网格中的重要节点和载体,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发挥着自身的文化功能。然而,由于汉字结构复杂,如何又好又快地书写汉字是中小学生的一大难题。“陀氏回米格”、“陀氏汉字速写法”、“几何块汉字书写法”构成“陀氏书法”,能有效解决学生写好、写快汉字的问题。建议将其纳入中小学汉字书写教材的推广应用,以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让“于书法”这一创新成果为改变年轻一代书写能力弱化、陷入“汉字书写困境”的现状,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优秀文化受到了世界更多的关注。近年来,“中国文化热”和“中国书法热”逐渐在世界各地掀起,海外汉语学习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目前,中国已在82个国家建立了328所孔子学院和50多个孔子课堂,但汉字书写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障碍。“陀氏书法”可以有效解决外国人书写汉字的困难。同时也建议将其列为世界孔子学院汉语写作教材,使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铜梁区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托书法文化产业的建议》,决定将其作为铜梁区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紧张地编写《余书法二代技术》系列教材(包括软笔和硬笔字帖),准备接受教育部的调查。中国教育电视台还制作了一部28分钟的纪录片《书籍的演变》,已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