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用寒武纪芯片?
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
2020年7月,寒武纪(688256。SH)顶着“第一颗AI芯片”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市值一度突破,风光无限。然而到了寒武纪,“出道即巅峰”,上市不久,股价就开始无休止的下跌。
更糟糕的是,即使寒武纪的市值已经跌到了巅峰时期的几分之一,但这仍然阻止不了股东们想要“逃离”的想法。
9月9日晚间,寒武纪发布公告称,股东古生代创投、宁波高涵创投、SDIC创投拟分别减持2.56%、0.79%、2%的股份,合计减持不超过5.35%。其中,古生代创投和宁波高涵属于清仓减持。
寒武纪在成立初期就接到了华为的订单,一鸣惊人,在AI投资浪潮中受到资本追捧。但华为采用自研技术后,寒武纪技术储备的软肋逐渐暴露,IP授权业务不再受大客户青睐。
寒武纪终端产品止步于IP授权,边缘和云产品还没出来。该公司自称是“全球智能芯片的先驱”,但它更像是一家云计算系统集成商。CTO梁军的离职也让公司的未来有些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