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无效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宣告专利无效,意味着之前宣告的专利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专利权人丧失专利权的,他人可以重新申请专利。并且专利被宣告无效后,给他人造成损失,属于恶意的,需要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
专利无效后,视为该专利从未被批准,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人视为自始未享有该专利权。无效专利不再具有排他性,其他人可以根据专利局的要求申请专利。
对于被宣告无效前的专利,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被宣告无效前,法院作出并执行的文书,不受专利无效的影响。这是由于有效文书的既判力原则。
无效专利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原专利权人是否存在主观恶意。原专利权人为恶意注册专利,妨碍他人正常使用相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应当对恶意注册专利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专利转让费应根据公平原则全部或部分返还。
对宣告专利无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七条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不存在。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执行的专利侵权判决、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未按照前款规定返还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和专利转让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