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的个人生涯。
杨和平教授于1982年7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并留校任教。1984—1986就读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道路桥梁专业,1988 65438+2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月调入长沙交通大学路桥系道路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7年。1995 2000年晋升副教授、教授。自1990以来,* * *主持、负责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交通学报》、《公路交通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等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收录。2007年3月,美国《土木工程》杂志的专栏发表了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解决膨胀土问题,署名为杨和平教授。
多年来,杨和平教授一直在道路工程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开始研究边坡的稳定性。自1993以来,主要从事公路膨胀土等特殊土路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1995年,广西主持项目“膨胀土路基稳定性研究”,首次系统分析总结了膨胀土路基的病害及成因,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各种防治和加固措施。1997在云南楚大高速公路上成功修筑了第一段土工格栅加筋中强膨胀土路堤,提出了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加筋设计方法,初步获得了加筋机理、加筋设计理论和方法、施工工艺和方法等一系列技术,为膨胀土地区公路路堤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5438+2月,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完成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重大科技项目“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在膨胀土路基处理理论、设计方法、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利6项。柔性支护技术成功解决了膨胀土路堑边坡反复治理和坍塌的技术难题;改进的CBR试验方法、填料分类指标体系和膨胀土直接填筑路堤的物理处理技术,可从根本上消除膨胀土地区因道路弃土置换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产生良好的工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我国膨胀土工程的处理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杨和平教授还承担了繁重的教学工作,讲授路基路面工程、现代土力学原理、路基设计原理、专业英语、特殊土路基、公路支护结构设计、公路工程造价监理、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近年来,平均每年的教学工作量超过500小时。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