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灶上有辐射吗?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范畴,是一种热效应很强的辐射。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广。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三个区域,相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其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红外线是肉眼看不见的,任何东西都会发出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强。
自然界中有数不清的远红外辐射源:宇宙恒星、太阳、海洋、山脉、岩石、土壤、森林、城市、村庄以及人类生产的各种物品,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环境中都会发出不同程度的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不能发生也不能消失,只能改变能量的方式。热能是宇宙能量的一种,可以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进行转换。在辐射过程中,一些热能形成红外线。红外辐射速度和可见光一样,可以像光一样直行;如果使用反射器,其传导方向可以改变。
几十年前,太空科学家调查了人类在宇宙飞船中真空、失重、超低温和过载的生活状况,了解到阳光中波长为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的必备因素。因此,人们把这种波长的远红外光称为“生命光波”。这种光的波长与人体发出的远红外线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 * *振动”,同时具有渗透性,有效促进动植物的生长。
[编辑本段]远红外线的划分
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红外范围有很大不同。
将可以穿过大气层的三个波段分为:
近红外波段1 ~ 3微米
中红外波段3 ~ 5微米
远红外波段8 ~ 14微米
根据红外光谱分为:
近红外波段1 ~ 3微米
中红外波段3 ~ 40微米
远红外波段40 ~ 1000微米
医学领域通常是这样划分的:
近红外区0.76 ~ 3微米
中红外区为3 ~ 30微米。
远红外区30 ~ 1000微米
医用红外线可分为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两大类。近红外或短波红外,波长0.76 ~ 1.5微米,深入人体组织,约5 ~ 10mm;远红外线或长波红外线,波长为1.5 ~ 400微米,多被浅表皮肤吸收,透入组织的深度小于2mm。(但在实际应用中,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一般称为远红外线。)
[编辑此段]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
红外线是所有阳光中最能穿透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射线之一。由于远红外线接近人体内细胞和分子的振动频率,“生命光波”穿透到体内后,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振动。通过* * * *的吸收,分子间的摩擦会产生热量形成热反应,促进皮下深层的温度上升,使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血管沉积和有害物质,清除阻碍新陈代谢的障碍,使组织复活,重新促进酶的产生。因此,远红外线可以改善和预防许多由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
此外,人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食物中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乳酸、游离脂肪酸、脂肪和皮下脂肪、钠离子、尿酸、堆积在毛细血管中的化妆品残留等。,可以通过代谢的方式不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液中排出,可以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一般来说,燃料燃烧和电热器具热源发出的红外线多为近红外线。由于它们的波长较短,产生大量热效应,长期照射后会造成皮肤灼伤和眼晶状体损伤。其他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会使原子上的电子解离,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另一方面,远红外线波长较长,能量相对较低,因此使用时灼伤的危险相对较小。
远红外线也不同于家用电器发出的低频电磁波。家用电器发出的低频电磁波可以穿透墙壁,改变人体电流的特性,因此人们高度怀疑其危害性。远红外线在人体皮肤中的穿透力只有0.01至0.1 cm,人体本身会发出波长约为9微米的远红外线,不能与低频电磁波混淆。远红外线用于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如肌肉酸痛、肌腱炎、褥疮、烫伤和难以愈合的伤口等。,可用于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好处。
a激活水分子,增加体内氧气含量。
人体70%左右是水,血液的水分比例高达80%。如果出现血气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子就会组装成惰性水(即四个氢分子结合一个氧分子),无法通过细胞膜。远红外线能使水分子振动,变成独立的水分子(即两个氢结合一个氧分子),增加了身体的含氧量,使细胞恢复活力,精神更加旺盛,头脑更加灵活,进而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B.改善微循环系统
独立的水分子可以在细胞内外自由运动,然后通过* * * * *振动转化为热能,使皮下深层温度略有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微丝血管扩张;开通的微丝血管越多,心脏的压力就可以减轻。微丝血管的作用是为人体60万亿个细胞供应氧气和营养,同时排泄代谢产生的废物。如果微循环系统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瘤、关节炎、四肢冷瘫等等。成人微丝血管总长度可环绕地球三圈,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可见其重要性。
C.促进新陈代谢
如果微循环系统得到改善,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可以迅速排出体外,减轻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这些废物包括致癌的重金属:引起疲劳和衰老的乳酸、游离脂肪酸和皮下脂肪;引起高血压的铀离子和引起疼痛的尿酸。
D.平衡身体的酸碱度
远红外线能净化血液,改善肤质,防止尿酸过高引起的骨关节疼痛。
远红外产品包括内衣、护腰、护膝、床垫、枕头和被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酸痛不适,消除疲劳,预防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宫颈炎、腰痛、手脚麻痹等。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对疑似恶性肿瘤的治疗应慎用远红外线;心血管功能不全的人穿带有远红外线的保暖内衣,也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或心绞痛:新疤痕也应避免接触远红外线,否则会促进其增生。
[编辑本段]产生远红外线的方法
产生远红外线主要方法是选择热交换能力强且能够发射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线的材料,然后将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形式和用途的产品。远红外纤维产品所用的材料能有效辐射5.6um-15um远红外线,占整个波长的90%以上。产生远红外线的常用材料和产品如下:
1、生物炭:如高温竹炭、储备炭、竹炭粉、竹炭粉纤维及各种产品。
2.碳纤维产品:例如碳纤维地暖、碳纤维发热电缆、碳纤维暖气片等。通电后,碳纤维中的碳分子做布朗运动,在发热的同时,会产生约85%的远红外线辐射热量。
3.托玛琳:例如托玛琳原矿、托玛琳颗粒、托玛琳粉、托玛琳微粉纺织纤维及各种产品。
4.远红外陶瓷:如电气石、神山麦饭石、贵阳石、火山岩等高负离子远红外材料与各种用途的陶瓷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再烧结成各种用途的产品。
5.远红外陶瓷制品:如远红外陶瓷球、陶瓷装饰建材、陶瓷涂料、陶瓷酒具、陶瓷灯具、陶瓷工艺品、陶瓷微粉纺织纤维、陶瓷能量板、家用电器陶瓷部件等。
广西地质构造奇特,古代有活火山,稀有矿产和特种矿产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全球环保和健康趋势的兴起,各种性能奇特的非金属矿物材料已成为广受欢迎的远红外材料家族的主要成员。
[编辑本段]远红外线的理疗作用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只是发射波长不同。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就是远红外辐射源,可以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其发射的远红外线占整个人体总能量的50%以上。因此,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当其频率与体内细胞分子和水分子在原子间的运动频率一致时,引起* *振动效应,其能量最高,可被生物体吸收,使皮下组织深部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激活水分子,处于高能状态, 加速人体所需生物酶的合成,激活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加速营养物质和酶的供给,促进。
众所周知,当两种波长等量相互作用时,会出现* * *振动现象,而人体是一个有机体,人体的70%-80%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 * *振动的作用下,水分子的振动能级首先被激活,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经科学检测,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和人体* * *振动的吸收主要产生以下功能:
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2.生物体的分子可以被激发到高振动状态。
这样就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活性,使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发挥出来,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3.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
远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使皮肤温度升高,刺激皮肤内的热感受器,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通过丘脑反射加速血液循环。另一方面,由于热,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张力降低,浅表小动脉、浅表毛细血管和浅表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和改善。(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检测,20分钟可增加微循环血流量114%)。
4.增强新陈代谢
如果人体新陈代谢紊乱,造成体内外物质交换异常,那么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比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会给生命带来危险;由葡萄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脂血症和肥胖症;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引起痛风等等。通过远红外热效应,增加细胞活力,调节体内的神经液,加强新陈代谢,使进出体内的物质交换处于稳定状态。
5.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性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人体防御功能和抗感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远红外保健品确实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人体健康有益。
6、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7.止痛效果
远红外的热效应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消退水肿,减少对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以上原因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由于上述功能和作用,远红外线被广泛用于治疗和辅助治疗,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疑难病症,效果极佳。
【编辑此段】远红外保健品消肿消炎的原理。
远红外的热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的反应,消除炎症的病理过程,恢复原有被破坏的生理平衡,提高局部和全身的抗病能力,激活免疫细胞功能,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
远红外热效应提高皮肤温度,降低交感神经容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激活组织代谢,增加细胞供氧,改善病灶区供氧状态,加强细胞再生能力,控制炎症发展并使其局部化,加速病灶修复。
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微循环,建立侧支循环,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离子的深度,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记录废物的排泄,加速渗出物质的吸收,导致炎症性水肿消退。
远红外线的逻辑理论
1.因为上一页描述的* * *原理,构成人体的水分子70%由大水分子变成小水分子,导致比重增加,加速钙离子的流动和代谢。
2.远红外线的穿透能力和吸收原理,使皮下组织的分子发生振动,将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皮下组织温度升高,微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3.稀土矿物与远红外矿物混合形成配方。远红外矿物质激发稀土矿物质释放微弱辐射,电离空气中的粒子,产生负离子。负离子进入人体后,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活化细胞,抑制氧化。
远红外线原理...
1.穿透人体皮下15cm。
2.***吸音。
3.原理类似于微波加热。
1.不同的陶瓷配方效果不同,但也不是万能的。
2.保温、除臭、抗菌、快干。
3.阻挡紫外线。
4.抗静电和电磁屏蔽。
5.产生负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