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的科学研究

1983以来,一直从事机械工程和机械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明路教授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工程信息论、齿轮啮合原理、齿轮制造工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分几何等10多门课程。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已独立培养工程硕士、工学硕士40余人,工学博士3人,博士后2人;正在自主培养14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后。主持完成7项教改项目;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教材2部;发表近20篇关于教育改革的学术论文。

明路教授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在齿轮精密制造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齿轮精密制造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齿轮加工凹面误差控制理论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不等深切屑槽剃齿刀和齿向切屑槽剃齿刀,有效地提高了被加工齿轮的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提高高硬度、高强度齿轮的生产效率,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明了全切式珩齿工具,提出了超声波振动辅助珩齿的新方法。这些研究内容和成果在国内齿轮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持完成10多项科研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近20篇被SCI、EI等权威索引收录。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资助1博士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3项。正在编写“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1国家规划教材。

分管教学、学生、招生、就业、体育等方面工作,分管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工程训练中心;联系机械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各类合作学校、独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