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的意义
乡村博物馆的意义是为美化乡村的一道风景,为日益“美起来”的乡村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以此为契机,借用乡村游的热潮,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慕名前来“到此一游”。在拓展城市居民视界、丰富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乡村由“美起来”到“富起来”助上一臂之力。
“文博热”所催生的乡村博物馆,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来自乡村,还是来自城市,今天的少年儿童,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农耕文化,都是知之极少,甚至是一无所知。
而通过参观乡村博物馆,他们在获知许多习俗的同时,也对农业生产的艰辛有着更为真切的认识。就此而言,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乡村博物馆,也是我们引导教育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成长的资源,由此培养并强化他们爱惜粮食、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品德。
所有这一切,都是从不同角度,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力量。为此,我们在重视兴建乡村博物馆的同时,更应立足本地资源,用活本地资源,避免千篇一律,让每一座乡村博物馆既要闪亮登场,又要各呈风采,充分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乡村博物馆发展历史:
这座小教堂诞生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最暴虐的时代,又是废除奴制度的见证者,可以说是罗马尼亚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解放的象征。博物馆里最古老的一所农舍则是从萨图马雷县搬迁来的一个殷实农民的家。
它建于17世纪50年代,全部为木结构,高大宽敞、尖脊斜顶,冬暖夏凉,是喀尔巴阡山区典型的防雪农舍。木房内有一间陈设讲究的会客室,地上铺有罗马尼亚特产的厚地毯,四面墙上悬挂着花色斑斓的壁毯。在右侧的卧室里,陈列着女主人为女儿准备的嫁妆。花衬衣、长裙子、毛围巾、皮坎肩上都有金银丝线刺绣的云雀、花朵图案,其做工之精,堪称巧夺天工。